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9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海外并购进入“第二季”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海外并购进入“第二季”

(上接G01版)

第二,投资地社会环境融合度的提升。世界银行2013年初的调研报告指出,中国海外投资“缺乏透明度”,“掠夺当地就业”。与跨国公司在市场所在地的求职者眼中成为了薪酬福利优厚,待遇公正的象征相比,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还存在类似加纳金矿开采中的矛盾。

第三,阻止同类企业恶性竞争协会机构的建立。面对同一项目,“不差钱”的一些央企竞相报出高价,5000万至6000万美元的项目由于相互抬价而最终花了1亿多美元的情况屡见不鲜。中信泰富收购澳洲铁矿公司谈判时,武钢、鞍钢、宝钢、中钢等央企的竞相抬价致使成交价格比初始价格高出1/3。

未来央企的出海之路,将从第一季单一的资本输出,发展成第二季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的综合实力输出,央企更加具有了成熟跨国公司的风范,高溢价收购不再是走出去的唯一筹码。

首先是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发挥出来。在神舟系列升空、蛟龙入海的一系列成就下,央企中的科技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11年末,长城集团的长征系列火箭主导参与了近40次的商业发射,将来自不同运营商的卫星送上天,而其中大多数都是来自国际的订单。

其次,投资管理方法更科学,企业运营能力提升。今年登上福布斯市值排行榜的中国内地企业有85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央企。市值的提升、盈利能力的增强背后是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单就海外并购而言,变通和灵活的投资模式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在外汇储备增长,投资空间扩展的同时,央企也适时摆脱了单纯的投资模式,2002年左右90%的制造业央企海外并购寻求全额或多数股权并购,但2012年该数据下降到67%左右。从追求绝对控股,到积极与投行和同行业企业合作,央企成功减小并购阻力,实现投资结果双赢。

同时,央企的品牌也逐步为国际市场所接受和认可。例如,2012年中国移动2760亿元的品牌价值不但高居中国品牌榜首,也通过海外专利的授权以及海外业务的合作成为了知名国际品牌。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有学者对中国未来5年海外投资做出5000亿美元的预期,即10倍增长,相信央企在其中会贡献很大的力量。在令人艳羡的并购数据背后,更重要的是数量的积累最终造就质量的突破。

在央企海外并购第二季中,最令人期待的剧情就是,出海的央企能够“内外兼修”,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