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纯平台的淘宝系电商刺激下,自营电商京东、当当、亚马逊、苏宁易购等相继上线开放平台业务,反应滞后的凡客、红孩子则因固守自营业务而渐渐失势。
平台战成电商竞争新热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春赢本报记者郭奎涛
平台战成电商竞争新热点
双节来临之际,电商企业惯用的价格战显得略为常规,以往常见的“约架”现象更是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如火如荼的平台招商战。
“相比自营电商,平台电商有着更加丰富的盈利模式,有利于电商企业走出烧钱的泥潭,例如通过广告、技术支持、物流、支付和融资等服务取得收入。尤其是广告,这项收入一度占据淘宝年总收入的8成以上。”科通芯城营销副总裁、原易观分析师刘宏蛟表示。
不过,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生态农业960电商董事长刘崇森认为,目前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矛盾的爆发期,表现在卖家负担过重、平台小二腐败等诸多问题,这都是后来者需要警惕的。
平台化再提速
当当网CEO李国庆素来被称为电商业的“大嘴”,每逢佳节促销时机,常常挑起与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的“口水战”,进而演变成两家乃至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如今中秋节又接国庆节,李国庆的微博却一直没什么动静。
“这次价格战不太明显,就是一般的打折活动,幅度跟平时差别不大。当当目前主要忙着招商,扩充品类,据说是争取突破1万家(平台入驻企业)。”日前,一位接近当当网的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
当当网此举只是今年电商业加速平台化布局的一个缩影。今年7月,京东在其举办的大型开放平台供应商大会上称,2016年开放平台业务将占到京东整个平台的一半。9月,传言已久的苏宁云商开放平台战略正式亮相,免费政策迅速吸引了超过5000家卖家的申请。
其实,在纯平台的淘宝系电商刺激下,2010年开始,自营电商京东、当当、亚马逊、苏宁易购等就相继上线开放平台业务,反应稍微滞后的凡客、红孩子则因固守自营业务而渐渐在竞争中失势,有的甚至被收购。
刘宏蛟指出,以往平台化只能算是试验,尝到了平台化带来的丰厚回报和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之后,今年可以说真正进入了电商平台化的元年,平台“开放”的内涵被大大拓展,不仅仅是品类的扩张,还包括从物流、支付、融资等方面对供应商进一步开放。
卖家爱恨纠葛
“都说能为卖家提供这样那样的服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服务也都是要收费的。他们自营业务亏损严重,赚不到消费者的钱,改赚我们的钱了。”对于各大电商平台化现象,要求匿名的服装卖家张先生如此调侃说。
近年来,为了跑马圈地,各大电商长期大打价格战,一直处于持续烧钱状态,排名靠前的只有淘宝系电商一家盈利。这家电商本身不卖商品,而是通过为平台卖家提供各种服务获得收入,去年,仅仅从卖家那里获得的广告收入就相当于苏宁易购全年销售额。
然而,刘崇森指出,淘宝式电商平台存在误区,虽然理论上网页可以突破实体店面物理空间的限制,承载成千上万的卖家及其商品,碍于流量有限、用户能够浏览到的界面有限,很多卖家的商品还是得不到面对用户的机会。
“这些卖家卖不出去东西或者很难卖出去东西,只能花钱去平台打广告,还要承担平台使用费、佣金和保证金。我认为,占用卖家的保证金已经为平台提供了一大笔资金,平台不应该再同时收取平台使用费等其它费用了。”刘崇森说。
虽然如此,上述匿名的服装卖家仍然表示,还是会考虑尽可能地多入驻一家平台,“传统大品牌也都是每个平台都做,这也是为了分散风险,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平台能够成功。”
运动员与裁判员
相比电商平台的“苛捐杂税”,更令卖家担心的则是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能否公平地对待自营业务和第三方卖家,尤其是能否建立合理的平台管理秩序。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两种担忧都不无道理。
今年8月,以“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著称的京东商城罕见地遭到用户的集体声讨,原因是京东商城拒绝为第三方卖家的售后买单。当当网等也曾出现过在搜索中优先提供自营产品等对第三方卖家不公平的现象。
聚集了数万甚至数百万卖家之后,如何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体制也是个考验。由于管理规则存在争议,淘宝杭州总部不只一次出现被卖家围攻的现象。除此之外,尽管管理规则一再升级,平台上刷信誉、贿赂小二甚至是小二索贿等现象还是屡禁不绝。
“淘宝平台从2003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曝光的刷钻、贿赂等问题表明,这种模式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从如今商业模式变革的周期来看,10年也已经超出了平均周期,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刘崇森说。
根据刘崇森介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的960电商平台正在尝试同一种产品只有一种价格、只显示产品相关信息或产品评级的方式,以避免网店为争取网页排名而采取一些如贿赂网络管理员、自己花钱刷店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至于用户选择产品之后,具体引入到哪个卖家,这一环节如何避免腐败等问题,刘崇森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