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论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论衡
 

2013年9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断供房”现象既是危险信号,也是积极成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周德文

“断供房”现象既是危险信号,也是积极成果

今年上半年开始,温州不断发生“断供”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一段时间,温州法院公开拍卖的房产很多是“断供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议论,众说纷纭,许多人担忧由此引发局部性金融危机。

所谓“断供房”,是指购房者向银行按揭贷款,连续3个月或一年内累计有6个月没有还款,银行视其为“断供”,发出催款通知后贷款人仍不还款,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类房子称之为“断供房”。

“断供房”被拍卖,意味着贷款人失去了已购的房子,已付的购房款和已还的贷款都白白泡汤,真是亏大了。贷款购房者为何选择违约“断供”呢?

首先,从房产价值分析,由于楼市暴涨暴跌,一些高档高价位的楼盘如今房价腰折,一套房子的市场价格已经抵不上银行的贷款,购房者又无力继续还贷,于是选择了断供。

进一步分析,造成楼市暴涨暴跌、房价腰斩,“炒”是一大原因。温州属二线城市,但房价之高一直比肩一线城市,甚至超过了许多一线城市,这与温州人钟情于投资房产有关。以温州标志性豪宅鹿城广场为例。2008年8月1日开盘平均价为4万元一平方米;后来不断炒作,挂牌价一度高达12万元一平方米,足见其泡沫成分之多,价格严重偏离了现时的实际价值。

可以肯定地说,敢于从银行按揭贷款,高价购买高档楼盘的,绝大多数是工商企业主或从事房地产投资者。而他们的经营活动,资金来源,许多依靠民间借贷,温州民间借贷债务危机风险爆发后,导致资金链断裂,银行的按揭贷款就无法继续偿还了,所以“断供”现象也与民间借贷风波密不可分。

温州“断供”现象密集发生,有人担心会引发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温州此次“断供”现象基本都发生于几个高价位的高档楼盘,其他一般楼盘大多数房贷还是正常的,应该可以控制。温州“断供”问题会不会引发局部性金融危机的不同认识,谁对谁错,一时很难得出定论。需要指出的是,“断供”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直线上升,流动性资金紧张,这是危险的信号,不能视而不见,任其蔓延。

如何控制与防止“断供”现象蔓延扩散呢?有人认为温州“断供”是因楼市暴跌,房价腰折,按揭购买的房子成了负资产所造成的,希望政府采取拯救措施。其实“断供”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不是房价暴跌,而是暴涨。原本4万元一平方米的开盘价,被炒作暴涨到10多万元一平方米,这有多大的诱惑?于是人们纷纷贷款,高价竞购,也带动普通楼盘价格上涨,房产泡沫迅速发酵。

国家实施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为了挤出房地产的泡沫成分。从10万元一平方米跌回到4万元一平方米,靠银行按揭贷款在高价位购买的房子,升值无望,虚胖的资产价值立即缩水,暴跌是暴涨的结果。有些媒体宣传只讲温州楼市暴跌,房价腰折,而忽略了暴涨这一前因。那些高档楼盘如果不被爆炒,其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水平,就不会发生今天这样严重的“断供”问题,即使出现一些“断供”,银行也不会受到多少损失。所以,控制、防止“断供”问题蔓延扩散的措施,不应在制止房价下跌上做文章,而是要在保持房价相对稳定尤其是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上下功夫。

现在值得重视的问题,不应是温州房价下跌,而是许多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在不断上涨。据媒体报道,9月4日,北京产生全国单价地王,楼面价拍出7.3万元一平方米。9月5日,上海、杭州、苏州三地也再次上演地王争夺战。有人测算认为,地王价格房价要在目前价格基础上涨50%才能有盈利,这样的涨幅与百姓收入增加严重不匹配,存在极大的风险。

有专家提出,房地产业应该完全市场化,让泡沫“自生自灭”。我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房地产泡沫是房地产的一大恶瘤,应当尽早手术摘除,如果任其生长扩散,恶果不堪设想。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就使日本的金融业和经济增长受到了重创。

从这一意义认识,温州楼市的深度调整,挤出泡沫成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温州楼市的阵痛为中国房地产业敲响了警钟,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温州新推出的楼盘,售价大都是在每平方米2万元上下,有的还更低一些,楼市出现趋暖,房地产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这是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积极成果。

(作者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