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何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晓波
中国制造业的机遇和挑战何在
中国制造业以高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中获得了很强的竞争力,但传统的经济发展动力正在衰竭,目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从1990年的0.8%上升到2009年的13.5%。
驱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有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海外并购和国内市场容量。从1965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1965年的55%到2010年的超过70%。中国大学扩招后,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达到700万左右,其中技术和工程类大学毕业生超200万。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1%左右提升到2012年的近2%。中国城市人口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6859.6元上升到2011年的21809.8元。
在过去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动力是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具体来说是经济规模、资源投入、低成本、投资和全球化。
但在新的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是创新驱动,具体来说是,绿色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价值网络整合、客户定制化、敏捷制造和制造业服务化。
中国制造业从原有动力过渡到新动力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挑战,持续的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企业普遍的缺陷。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对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调查显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2012年路透社的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增速全球第一,GDP总量世界第二,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世界第二,但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创新100强。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可以有几种模式,即“二次创新”、制造业服务化、商业生态系统创新和二次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二次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具体来说在技术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实现技术获取、吸收和利用,在技术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探索,实现创造性学习。
另外,可以通过制造业的服务化,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体来看,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可以通过在制造中结合服务,如西子奥的斯,增加产品的服务价值。另一种,从制造转为服务,如杭氧,原来出售设备,现在不卖设备而出售气体服务。
通过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和二次商业模式创新,淘宝从2003年零起步到2012年发展到年销售收入超1万亿元的世界第一的商业平台。
从实践中得到启示:如何从二次创新发展到原始创新是中国制造的主要挑战;在技术跨越中的范式转移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以及传统产业面临互联网的竞争时更是如此;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无论是对制造业龙头企业还是微型企业都是建立新型生态系统的机会。(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