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林:坚守“方林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任日莹
周建林:坚守“方林梦”
第一次来到周建林办公室时,正值夏季的尾巴,一丝秋意驱赶了酷暑的炎热。他穿着一件白色衬衣,黑色西装裤,身材高挑消瘦,浓密的黑发,皮肤略黑,那时他正站在办公桌的一旁,手拿文件本,仔细地为员工讲解着工作事项,吩咐着一些细节,眉宇微微皱着,给人一种
“庄严”的感觉。事实上,他并不严肃,沏上一壶浓香的普洱茶后,他放松了许多,这位曾经的“国企一线掌柜”讲起生活,直道辛酸苦辣、各不相同;谈起工作,跌宕起伏、十年变换;提及人生理想,他的神情激动,语气慷慨激昂,他似乎有说不尽的“老故事”待人聆听。
“年薪多少由市场说了算”
在熟人促成的机缘巧合下,周建林认识了方林汽车城董事长方中华,并收到去方林工作的邀请。
事实上,从1980年到2002年十月前,周建林曾将22年的青春奉献给了国企。每月一些固定工资,早上起床有米吃,晚上躺下有被盖,成了那些年“周先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一年,周建林46岁,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国企,是继续待在原地拿4万一年的固定工资,还是出来闯一闯?周建林陷入两难。他的妻子说,“走吧,反正你在这儿也不开心,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你去哪我也去哪。”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决定离开,也才有了后面与方林汽车的故事。
“你的年薪要求是多少?”“我没有要求。我的年薪多少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而是由市场说了算。”方中华认同了周建林的这个观点。经过一番攀谈,两人在职业认识上也达成了共识,周建林认为人必须适应社会,否则将被社会淘汰;而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反之则被市场淘汰。两条共识的达成,撮合了方中华与周建林的这起
“姻缘”。日后每每回忆起,周建林总是感慨,遇到一个好上司是职业生涯里最好的机遇。
“周总是否和汽车有一些渊源?”面对记者的提问,周建林哈哈大笑起来,“哪有什么渊源啊,我当时汽车都不会开呢!”周建林个性直爽,对待细节却十分严谨,每次记者讲到一些有出入的东西,他总会
“声音洪亮”地纠正。周建林告诉很多身边的人,一个人在职业生涯的转变过程中悟性是很重要的,之前在黄岩的汽摩市场多少接触过这些领域,心里总系着一根绳子,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事实上,从工业企业转行到市场行业并不容易,任职展览公司总经理的三年时间里,为了能更好地胜任,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您知道什么叫‘恶补’吗?熟悉资料、走访客户、了解市场、分析数据,所有这些都是我这个门外汉要登堂入室的必须课程和唯一途径,只有倍加努力一条路。”
周建林刚进入方林时,方林汽车城还没有建造好,一晃11个年头,这里是他筑梦的起点,也是圆梦的终点。周建林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杂志,指着一篇20000字的文章说,“这篇报道可以很好地说明方林这些年的经历,我看着它成长,我也有太多的情感灌注。”
“铁面无私”的周建林
是啊,11年的感情。方林的发展也经历了跌宕起伏,周建林感受到要适应市场发展,有时候必须要铁面无私。
2003年年底时,方林汽车城人气爆棚到了一铺难求的地步。可好景不长,2004年遭遇汽车行业拐点,中国汽车行业的增幅从2003年的35%下降到2004年的负5%,开业仅一年,方林汽车的市场出租率下滑至85%。为了调整战略,周建林和方中华商量对策,2004年12月,在原有商铺的基础上,方林汽车城扩建并引进第一个高端品牌———一汽大众的“奥迪”。到2005年中旬,市场出租率回升到100%,自此,市场也掀开了大举引进高端品牌的序幕。
周建林在方林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花了两年时间负责引进保时捷,“从最初意向到签字拍板,我是在用自己的良心道德做事,凭我自己对汽车事业的热爱、执着与对方商谈。”周建林告诉对方公司的负责人,“你可以花四万块钱一亩在别的地方租土地,但是我这里有保时捷的市场需求,在台州一年卖800辆保时捷可能有300辆是从我这里卖出去的,如果在我这里卖出800辆保时捷,只有30辆是其他地方的,我想一年广告费可以节约80—100万。”最终,周建林用诚意和技巧说服了本不打算在路桥投资的保时捷公司。
谈到企业的管理,周建林露出了严肃的表情。“经过一些危机后,我深刻意识到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为了引进保时捷,我们调整了10个经销商。”这时候,周建林有了铁面无私的“冷酷”,即使关系再好的经销商也不会通融,虽然被很多人“谩骂”,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须考虑转型升级,今天我不剥夺你的生存环境,明天你就可能剥夺我的生存环境,到那一天“莫斯科也不会没有眼泪”。听到周建林幽默的表述,周围的人都笑了。
“锦上添花”的职业经理人
11年,周建林有了改变,工资翻了两番,享受着方林村人的待遇,他谦虚地说自己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方林人告诉他,好好工作就是对这个村最大的回报。
周建林又似乎“没有改变”,有些改变在他口中有些轻描淡写。他总是强调,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一直这样概括这11年在方林的日子,锦上添花。”方林就是这块锦,所有人都是花,能把个人的力量融入大的平台才能发挥聪明才智,唱自己想唱的歌,跳自己想跳的舞。周建林每年都有一个工作计划表,比起询问老板员工应该怎么做,周建林更多的是提出方案再征求老板意见,在他看来,没有任何创新意识、独特观点的员工,几乎等同“废物”,要在稳定中居安思危,上山时要想到下山,始终坚持走市场化品牌路。
谈及生活中的琐事,周建林抿了一口茶,若有所思地笑笑,坦言唯一的业余活动就是饭后和妻子散散步。“站在我们这个年龄的角度,无论名利、地位,已经不重要了。当然,还是希望以后继续为方林的汽车事业做出更好的成绩,用以回报方中华董事长的知遇之恩和方林人对我的接纳和认可。”
他是平凡的,也是不平凡的。他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职业经理人,更是坚守方林11年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