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公司
 

2013年9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消费须警惕
投资驱动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侯卫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侯卫真信息消费须警惕投资驱动式发展

自从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信息消费,中国政府已经连续4次发文推动这一新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相关部委正在制定的各项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这被视为继楼市、光伏之后,一个新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信息消费产业如何承担起政策赋予的历史使命?新一轮投资如何避免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对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侯卫真做了专访。

信息消费要优化产业链 《中国企业报》:7月以来,信息消费产业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请问之前政策对信息消费产业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侯卫真:早在2004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信息资源的价值做出了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强调了信息资源在政务、商务和公益领域的重要作用,对如今的信息消费和信息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文件的政策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其提出的相关政策对信息市场、信息消费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企业报》:信息消费产业中的新兴企业可能会对既有格局尤其是国有垄断性企业产生冲击,如何平衡二者利益?

侯卫真:信息消费产业中的新兴企业对传统企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二者的产业模式、盈利模式的不同决定的。从信息消费产业链角度看,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成本构成和收益方式是各不相同的。产业链上游,如基础设施运营商投资大、设备成本高、投资回收慢,而产业链的下游,投资相对较低,投资收益快,直接面对消费者,又要具有全产业链资源来构建新型产业模式,但受制于基础设施运营商提供的资源条件,在产业链中赚钱最快,也最脆弱。因此,信息消费政策要优化和完善信息消费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关系,特别要形成对传统的网络和通信运营商以及信息资源提供商的垄断限制规则,鼓励开放、鼓励合作、探索新型产业链模式,坚决不走依靠垄断资源获利的老路。 《中国企业报》:作为国家指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消费如何才能承担起拉动内需、刺激经济的重要作用?

侯卫真:信息消费产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生态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平台以及资源聚合和分配体系,信息商品生产体系和服务终端设施。例如苹果通过开放平台聚合消费者资源,然后通过应用商店完成收入和盈利,并通过iphone和ipad等终端产品实现最终消费。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体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现在的信息消费产业为我们提供的产品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融合各种技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还很低。出门的时候,你不知道哪里堵车,有没有更好的路线;玩游戏的时候,逼真的体验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都需要慢慢发展,空间是无限的。

而且,信息消费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还需要通过对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带动更多的经济增长。预计2015年,这一行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目前,互联网从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跃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

信息消费不会出现过热 《中国企业报》:信息消费产业早期曾不止一次出现过热现象,例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如今是否存在过热迹象?

侯卫真:我是亲身经历过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的。当时市场接受能力有限,而且行业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资本推动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模式:先提概念,再做方案,然后去找风投忽悠,接着引入更多的投资,等上市圈钱之后大家分钱。

如今的信息消费产业已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虽然可能存在问题。配套设施缺位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不像我当初尝试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支付怎么解决是个问题,跟多家银行谈,都找不到办法;还有物流的问题,本身没有能力提供物流,第三方物流也没兴起。

尤其重要的是,本次信息消费的热潮是由需求驱动的。我们也说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有了足够大的市场,再多的产能也能消化,不会出现过热的问题。这跟光伏不同,光伏市场都在国外,一旦国外不愿意进口,内部无法消化,肯定要出问题。 《中国企业报》:结合4次发文,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消费产业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政府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侯卫真: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信息消费”这个概念,看到了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消费环境建设和完善支持政策等5个角度,阐明了今后推动信息消费产业发展的措施。

不过,这份指导性文件主要还是讲产业讲得比较多、比较重,在如何培育信息的消费方面内容稍显薄弱。信息消费不是产业驱动的,而是需求驱动的,必须着力培育市场和需求,让需求牵引产业,而不是相反。只说高速公路怎么建、收费站怎么建,甚至是路边的电线杆怎么建,没有车跑的话也是不行的,容易演变成投资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