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区域经济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关专项行动误伤企业合规经营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海关专项行动误伤企业合规经营

(上接第一版)

“如果按照以前的进度,10天就可以通关,由于绿篱行动,15天完成通关,企业也能够理解和接受,但现在延长的时间已经延至两个月之久,这种影响对任何企业都是无法承受的,货物积压在港口就等于是积压着企业的流动资金。”孙先生坦言。

“绿篱行动开展之前,每天到达企业的进口集装箱少则30个,多则七八十个,但行动开展之后,每天平均到达企业的集装箱只有六七个。”一家有色金属企业相关人士苦笑着说,之前到港货物如果存在质押,200支集装箱就相当于非常大的质押,但是现在来说低于800支集装箱就不算是占压了。

截至9月5日,上述有色金属企业积压在港口的集装箱有1100个之多,货值达10多亿元人民币。此外,“我们还要有三四十亿元配套资金受到占压。由于集装箱占压,在未获得通关之前,集装箱不能拆开,而船公司提供的集装箱免费使用期限一般在10天到14天,现在平均需要60天左右才能实现还箱,因此占用集装箱需要交纳使用费,占用港口地盘需要交纳占地费,目前每天集装箱的使用费大概在40万元左右。”可以这么说,“车间一天不生产,就得交给船公司40万元的集装箱使用费。”

开工率不到七成

来自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7月,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进口量为169.36万吨,较去年同期205.25万吨减少了17%,而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9.60%。

据安迅思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聚乙烯(PE)市场,2013年1—7月,PE新料的表观需求量为1140.94万吨,同比增长11.64%,而2012年同期增长率仅1.8%。对于下降的PE废塑料进口量,今年1—7月PE新料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安迅思聚烯烃组信息主管俞婷认为,今年2月份展开的绿篱行动在塑料市场原料供应方面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原料方面看,由于洋垃圾被阻止在国门之外,这部分需求缺口被新料填补,因此带动了新料市场买气上升,存在有推动原料价格上涨的可能。

市场参与者指出,新料需求大幅上涨一部分原因在于今年废塑料进口量减少,这部分供应缺口由新料补充。

因进口废铜资源短缺,江西铜业于5月初已关闭一座年产能10万吨的设备。

“由于原材料短缺,生产车间不得不停工提前进入检修,由每年的9月、10月份提前到6月份检修。”即便这样,孙先生所在公司的生产车间也不能满负荷运转,开工率不足70%。

不仅如此,为了履行与客户间的合约,如期供货给下游,“公司需要再拿出十几亿元的资金来购买同品质的成品卖给下游。”孙先生称,这无形中相当占压了双倍资金。

同时,“与上游客户签订了长单,客户还会按照合同发货。”孙先生说,“只要对方正常发货,我们就要再付货款,港口的货通不出来,客户还源源不断的发货,港口占压的资金就不能释放,到目前为止企业损失触目惊心。”

企业期盼区别对待

“是否能区别对待,不一刀切。”上述纸业相关人士表示。

有着同样看法的还有孙先生,对于商务部门和环保部门批准进口的自动进口许可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口岸职能部门的查验重点应放在夹杂物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走私的情况。“对于信誉较好的海关AA类监管企业,因风险系数较小,口岸职能部门是否可采用适量抽查的方式,以加快查验进度,解决部分企业燃眉之急。”

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苗跃学在电话中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根据信誉等级,海关对企业已经评出了等级,不同类企业在通关方面已经有差别待遇。

“绿篱行动本身是为加强对废固的监管,对可以利用的废物和洋垃圾是有本质区别的,洋垃圾则是监管的重点。”苗跃学表示。

早在5月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王吉位表示,“绿篱”专项行动可能不会持续到年底。

但记者从海关内部了解到,“从目前形势来看,绿篱行动不会提前结束,极有可能持续开展下去。”

对此,苗跃学告诉记者,是否延续专项行动,要等专项行动结束进行评估后再定。

而对于企业期望的快速通关,海关部门给出的建议是:货物由集装箱直航进口,不经香港转运,减少换柜费用;尽量单一品种进口,按照规定分类装运,通关将会更加便捷,而混装柜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查验;选择合理的物流路线,长期通过固定的本地口岸通关,可便于海关熟悉该企业进口情况,方便进口;鼓励废金属进口企业加入园区,货物进关直接抵达园区,避免多次倒柜,增加损失。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