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区域经济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化城市建设
被指走向误区

造城运动盛行产业衔接缺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宋笛本报记者张艳蕊

造城运动盛行产业衔接缺位生态化城市建设被指走向误区

近年来,生态城市成为诸多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噱头”,“2013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网络互动活动的投票在8月评选出了包括贵阳、威海、厦门在内的多座中国生态城市,活动收到了14423985张选票,这也表示了对这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给予的肯定。8月19日,东莞拟投资388亿元在四年内打造全面生态化城市的消息,更是给这如火如荼的生态化城市建设添了“一把柴”。

而在这些轰轰烈烈的生态化城市建设中,也透露出一些问题:对于生态城市概念认知的偏差;过于强调各种指标而忽略整体生态体系的建设;支撑生态化城市的生态产业链的缺失。

造城运动背后的生态城市悖论

“每一座城市的形成都是有着它的原因,或者是因为交通,或者是因为水系,或是因为人文特色,而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找到这个原因,并且围绕这个特点把整个城市建成它本来就应该是的样子。”在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期间,中英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工作组联席主席扬威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10年,扬威参与了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这份规划的总体理念就是将东湖建设为生态城市。在这份规划中,并没有像其他的很多新兴工业区一样额外地进行大面积的人工绿化,而是对于东湖地区本有的生态面貌进行维护,并在这个基础上规划了整个地区的布局分配。

扬威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这个规划中,没有过多的破坏当地本有的自然特色,也没有人为地去设计一些本不存在的人工自然区,而是尊重当地本身的山水框架。

生态的概念不只是绿色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一些城市的规划中提出的大面积种植绿化带、耗巨资构建生态公园等行为,扬威并不赞同。她认为,这样规划不仅构建时要耗费大量资源,而且因为不一定符合当地的自然特征,在维护时也有很大的难度,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所有的城市的绿化都是一个样子,毫无特色。

“生态城市不仅仅只是绿色城市。如果一个地区很多人文古迹,那与其劳民伤财的做绿化不如围绕这些人文景观来塑造整个城市的生态文化。”扬威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沙漠中有座城市,那么不用费心去绿化,这个城市的生态就在沙漠之中。”扬威说。

“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必然要遵循一定的商业模式,其背后需要有一整套的产业链支持,如果城市只有建筑物和人,你让那些人靠什么生存,在哪儿消费?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和产业的支撑,城市是不会持续发展的,这也是很多国内的新城成为鬼城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说。

刘云中所说也正是生态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即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背后生态产业的支撑。

缺位的生态产业链

赵明义是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山东项目部的负责人。在他看来,中国现在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最大的短板就在于生态产业的欠发达。

“城市里空气污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垃圾焚烧,重要原因就是背后产业链的缺乏。就算是居民将垃圾分类丢弃了,但是垃圾回收公司少,做不到将垃圾分类处理。在国内也有一些地区曾经尝试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也是由于回收后缺乏能进一步让分类的垃圾产生价值的下游产业链,最终导致这些尝试都不了了之,这就是生态产业链缺乏的后果。”

赵明义也给《中国企业报》记者讲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在国内,荒漠化一直是一个棘手的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在治理上却有一些亮点,其原因就在于充分挖掘了荒漠生态背后的产业化价值。一方面提倡“谁种谁有”;另一方面由政府主导,提倡种植一些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这样两方面的措施就让荒漠化治理有利可图,能够围绕荒漠治理形成一整条产业链,这就能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和人力投入到治理中,并保证他们能够长期地从事这一产业。

“将生态做成产业,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态、可持续的生态。”赵明义说。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国内生态产业相对弱势的现状主要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生态产业起步较晚,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生态产业;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生态产业现在还大部分集中在农业领域,对于工业方面的生态产业还处于待发展的阶段;第三方面是技术的限制,生态产业是非常依赖技术投入的一项产业,几乎每一条新的生态产业链的形成都仰赖于新的技术的开发,国内在循环利用等新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还很不足,这也大大地局限了生态产业的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