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健康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国向:在“医改”中体会幸福与满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秋彤蔡钱英

林国向:在“医改”中体会幸福与满足

“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新医改制度的出台曾经让多年来一直在踽踽独行的民营医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民营医院已经遍地开花,成为各地公立医院的有力补充,极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在民营医疗卫生领域摸爬滚打了10余年,一直致力于为西北人民的健康提供优良服务的民营企业家———北京中海伟业医院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鄂尔多斯同济医院董事长林国向,请他就企业的一些发展问题做了阐述。

民间资本参与医改恰逢其时

《中国企业报》:医疗卫生行业向民间正式开放也就是十一二年的事情,虽然如今风光无限,但因为众所周知的问题,其间的曲折甘苦也是可以想见的,你当时是怎样想到踏进这一行的?

林国向:这还要从我的出身说起,我是当兵出身,18岁就离开家入伍到了福建的野战部队。当时父母不同意我参军,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穿军装,觉得穿军装很威武、很神气,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所以自己执意要参军。到了部队,我似乎如鱼得水,一待就是5年,直到后来,父亲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我有了退伍转业的念头。那时候,我父母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们看到我在部队发展得不错,就希望我能留在部队继续发展,盼望我以后可以提干。但是,看着病榻上的老父亲,我觉得做子女的无论事业再大也应该把孝顺父母摆在首位,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我挚爱的部队,这就是所谓的忠孝不能两全吧。

转业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接触到了医疗行业,我开始跟别人一起合作经营医疗器械和设备。当时国内所有的医疗机构还都是国营性质的,没有对民营开放,等到2003年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正好遇到中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民营资本逐渐能够参与到卫生事业上来了,应该也算是恰逢其时吧。当然,促使我进入这个行业的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愫。也许是在部队受到的影响,总觉得做医疗卫生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虽然说到底商人投资做生意都是要有所回报的,但是我们是带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的理念去创业的。

《中国企业报》:这么说你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得益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

林国向:是的,完全可以这么说。当时我们第一站去的是重庆,在那里待了几个月并学习了一些医疗投资模式后,便转战到了包头。在那里,我挖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

《中国企业报》:第一次赚得多吗?

林国向:现在看不多,也就十几万,但对当时的我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是,给我最切身的感受还不是钱多少,而是医疗卫生这个特殊的行业所带给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那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每当看到一个病人康复我都会感同身受、兴奋不已,那种难以平复的成就感,让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也让我有勇气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了今天。

《中国企业报》:这之间也遭遇过挫折吧?

林国向:那当然,特别是在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国家民营政策还是没有大幅度放开,在农保和医保方面还管控的很严,民营医院在政策上本身就矮人一等,再加上民营医院都是社会投资,经营上要自负盈亏,不像国营医院那样有国家财政撑腰,因此当时压力很大。

先做人后做事这样才可能成功

《中国企业报》:看来资本的压力是每个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都要面临的困难。

林国向:不光是资金压力,在医疗人才引进方面的难度也很大,民营医院本来较之公立医院就缺乏制度优势,加之当时连医生的评职称都比较困难,因此,那几年企业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了瓶颈。

但是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好多了,国家开始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政策落实的都比较到位,民营医院开始跟公立医院一样,在政策上都享有了同等待遇。尤其是在内蒙古地区,扶持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作为我们公司来讲,从2007年到目前的6年间,我们医院从2—3家扩充到现在的十几家,扩张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从规模上讲,我们每家医院有100张床位左右,也算得上是一家中型医院。

《中国企业报》: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吗?

林国向:下一步我们准备往贵州发展,因为那边经济比较落后,公立医院奇缺,所以往那边发展应该是比较好的一个战略。另外,内蒙古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那里地大物博,医疗资源也同样欠缺,我们在那里投资建院,不仅可以大展宏图,也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发展健康卫生事业。

《中国企业报》:规模呢?还是建立中型医院吗?

林国向:接下来我们要建立的医院规模大都应该在8000—10000平方米之间,朝二级医院标准看齐。

《中国企业报》:创业十多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林国向:必须要有好的品德品行,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这样才可能成功。当兵的时候,对于军人来说荣誉高于一切,在那个时候一切都与经济利益无关。后来在地方创业,民营医院的发展涉及七八个部门,要想成功必须走诚信道路,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取得经济效益和员工效益,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起到核心作用,带好队伍,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诚信制度在其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企业报》:你两次谈到当兵,当兵的经历对你显然很重要?

林国向:当然,个人觉得当兵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一生都将取之不尽。举个例子吧,以前我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见人都不敢讲话,怕讲不好,而且普通话也不标准,但是到了部队的大环境以后,不光很快就融入了集体生活,胆子也渐渐变得大起来。另外,部队的军事化管理模式也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医疗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所以在医院管理方面,目前我全部采用军事化管理体制,同时再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