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指出,目前中金所和银监会并未就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方式达成共识。现在,银监会不允许银行将理财资金投资国债期货,以防银行将理财资金与自营的国债期货头寸进行风险对冲。

银行投资国债期货未获放行

中金所银监会未达成共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中金所银监会未达成共识银行投资国债期货未获放行

CNS供图

9月6日,国债期货交易正式重启,这距离“327国债期货事件”(以下简称“327事件”)已有18年之久,可谓涅槃重生。

经历了1995年的“327事件”,市场对国债期货的重出江湖褒贬不一。

从整体来看,普遍认为国债期货有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国债期货的重新上市,有利于规避风险,有利于分流“钱多”的压力,并且有利于银行盈利模式的优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事实上也正如所料,国债期货正式上市首日即迎开门红。

但目前国债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限于券商和基金,而且券商和基金在重启首日表现谨慎,银行则集体缺席,这些反常的现象引发业内高度关注。

券商基金尚谨慎银行投资暂未获批

9月8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中德证券研究人员木易

(化名)认为,原因可能在于长期货币政策预期偏紧使得2013年下半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呈现上行趋势,而且债券的交易频率和波动性都低于股票,导致券商和基金对国债期货的逐利需求不高。另一方面,券商和基金对国债期货的对冲需求也受其投资国债现券规模的影响。

木易表示,虽然从短期看券商和基金投资国债期货的意愿不强烈,但从中长期看,国债期货满足了券商和基金对冲现券头寸风险的需求,随着债券市场未来持续发展壮大,券商和基金对于国债期货的需求也将增强。

数据显示,2012年债券市场活跃期间,包括券商、基金和银行在内的约40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其中券商和银行的成交量超过九成,显示出券商和银行在市场蓬勃时期对于国债期货需求巨大、参与意愿强烈。

然而国债期货正式交易之时,却没有见到银行的身影,这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原因就是银行金融机构仍不能以“自营会员”身份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而借道期货公司的交易模式,银行普遍不能接受。

不过,木易认为,目前银行缺席国债期货交易另有原因。事实上,中金所和银监会并未就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方式达成共识。中金所公布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未提到银行如何参与等具体内容。现在,银监会不允许银行将理财资金投资国债期货,以防银行将理财资金与自营的国债期货头寸进行风险对冲。而银行的自营和理财业务之间涉及建立防火墙的问题,具体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

银行尚在争夺期货托管资格

木易告诉记者,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国债现券持有机构,银行缺席国债期货交易无疑将对国债期货市场的规模扩大和流动性造成影响。作为利率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工具,国债期货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国债期货来丰富理财产品种类。因此,未来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势在必行。

木易认为,银监会首先应出台针对银行自营和理财业务防火墙的详细监管政策,然后才会允许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均进入国债期货市场,而两者的进入渠道也可能存在差异。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可能通过期货公司席位交易。而银行的国债自营业务由于规模大,可能先成为中金所会员,然后以会员身份直接参与交易。而且大型银行有望先试先行。

这种说法得到了民生银行高管李威(化名)的认同。李威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银行并未参与,这一方面和银行本身就是高杠杆行业有关,也和有的银行并没有期货保证金存管资格相关。

在李威看来,国债期货和银行目前开展的业务比起来,无疑是抽烟的和抽白面的区别,银行进去如果赚了会被人认为是借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如果赔了呢,也输不起。所以,银行目前还仅仅停留在争夺期货托管的资格上。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目前,仅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有期货托管资格,其它中小银行还在为分一杯期货托管的羹暗自争夺。

国债期货重启利于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国债期货的重启对股市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有何影响呢?木易认为,国债期货的重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较为有限,这是由于国债期货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股市差异明显,两者满足了不同的资金需求。因此国债期货对股市资金的分流作用有限,这从9月6日国债期货上市首日股市不跌反涨可见一斑。

木易表示,进一步讲,国债期货完善了中国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体系,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能推动基准利率收益曲线的形成。因此,国债期货重启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股市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何众志表示,国债期货的推出,使银行有了风险管理的工具,即对于其利率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有了一种衍生工具,通过买进卖出,对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

何众志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会大大改善现在的国债市场交易不活跃的现状,国债市场的交易规模会有显著提升,国债价格会在频繁的交易过程中得到发现,这个价格就是真正地满足供需双方平衡的市场利率价格,从而靠市场手段自然实现利率市场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