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3年9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煤炭救市见效
煤老板携出逃资本返乡传统煤炭产业仍是投资首选,早先转型生态农业者已半数“夭折”,资本转型难度不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王晓东本报记者江丞华

山西煤炭救市见效煤老板携出逃资本返乡传统煤炭产业仍是投资首选,早先转型生态农业者已半数“夭折”,资本转型难度不减

王利博制图

不管是“煤炭20条”,还是长期购销合同,都是山西煤炭自救的系列延伸。自7月25日山西高调宣告展开煤炭自救行动以来,一些迹象表明,这场行业救赎正在显现令人充满希望的一面。

8月底以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太原、吕梁、大同等煤炭主产区获得的信息显示,此前由于煤炭市场持续下滑而不得已出走他乡的煤老板们,正在大量重返山西投资。而与此同时,山西煤炭市场报价已经成功止跌,并且已经开始出现小幅反弹。

一组有趣的对比是,在山西煤炭行业触底反弹的同时,投资生态农业领域的资本却有半数“折戟沉沙”,而现代农业一直是此前山西官方极力主张的转型目标产业。

出逃资本并未找到“天堂”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经济出现的衰退,煤炭市场结束十年黄金行情,转而开始持续下挫。进入2013年,煤炭价格加速回落。煤炭主产区山西,整体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山西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已逼近生产成本线,1—5月近半煤炭企业亏损,超过1/10的煤炭企业停产。

同煤集团晋华宫矿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此前凡是他们去过的山西产煤市县,销售站每天的工作“除了喝茶就是看报”。

说起去年,同煤集团有关人士无奈表示,该集团所属各大煤矿内到处堆满煤山,来集团联系煤的主顾凤毛麟角,即使有人来,也是询价后再不见踪影。

山阴县一位煤老板称,2012年之前,煤炭市场升温,他赚了些钱;但在2012年下半年,他果断从煤矿退出。“全国经济不好,煤成了烫手山芋。”他说。

怀仁县大地煤场投资者李满仓告诉记者,他之前贷款近500万元囤积下的煤,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幅度降价也没卖掉,最终他与很多同行黯然离开山西。

而李满仓的舅舅李二旦同样满腹牢骚,外甥最初答应,他只要搞好运输,2012年年底,作为奖励,煤场的2辆煤车就归他所有,可直到今年8月份之前,“不要说煤车就是工资都难以保障”。

提到奔走他乡开煤厂的经历,上述离乡人士满腹委屈,原先认为低价收煤,大量囤积,再选择合适的机会售出,会获取高额差价,可没有想到的是,进入2013年之后,煤炭市场持续低迷。“我们只能望‘煤’止渴。”李满仓说。

“那段时间,我们很困惑。”一位煤场老板告诉记者,就在这个时候,从陕西、内蒙古这些新兴煤炭省市传来消息,在当地,煤场入市门槛低、手续简便,更没有山西众多的煤检关卡,其价格相比山西煤极具优势。几经斟酌,他毅然出走山西。

“现实很残酷,内蒙古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由于没有预测到整个国内煤炭市场的疲软之势,投资2000万元开办煤场,煤山是越砌越高,债台同时愈垒愈高。”这位煤场老板说,“最主要的是陕西、内蒙古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销煤市场,独木难成林,因小失大,我最终赔了600万元。我很郁闷,出走山西究竟是为了什么?”(下转第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