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独立高效反垄断执法机构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经济法室主任、《反垄断法》起草人之一王晓晔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应建立独立高效反垄断执法机构
中国已掀起反垄断风暴。年初,茅台和五粮液被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最近又对奶粉、黄金首饰、食品包装、进口汽车等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如此高密度的反垄断举措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企业报》:对于今年频频出现的反垄断案件您怎么看?
王晓晔:《反垄断法》自2008年颁布实施,已经5年了。5年来,反垄断执法机关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企业、消费者对反垄断法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了解多了,案子自然也就多了。
今年处罚的案子肯定前期都已经调查很久了,并不一定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即使最近被罚的奶企,也不一定是今年才调查的,只是赶巧今年出处罚结果了。
当然,比起刚执法的前两年,现在执法相对多了起来。现在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了解的情况下,我相信,这样的案子会越来越多的。
《中国企业报》:两年前您说,大型垄断国企总算有人管了,您认为现在这两年管的怎么样?
王晓晔:国企一般在服务行业的比较多,比如说银行、电信、石油,跟老百姓的关系都很密切,发改委也表态了,下一步要加大这方面的垄断查处力度。
效果比较起来,电信联通的案子,终止调查,社会上还是不满意的。也可能因为是国企,受到一些部门的干扰,压力很大,反垄断的效果不理想。比如说139手机的50元月租费到现在都没有消除,因为这个月租费还曾经有个案子,中移动只是“奖励”了个人1000元钱,50元的月租费到现在还是纹丝不动。
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是反垄断执法的三个部门,三家各司其责。商务部主要审核经营者集中诸如并购的申报和审查案子,比如说GOOGLE并购摩托罗拉、松下并购三洋等,受理了700多件,到6月份结案640多件,但因为和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可能关注的相对较少。发改委主要负责价格方面的反垄断调查,卡特尔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比如奶粉、酒业、黄金首饰,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社会上关注的比较多。其余的案子归工商总局,最近他们对利乐的调查,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目前来看,反垄断执法部门应该提高职业透明度。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目前垄断比较严重的行业或部门有哪些?
王晓晔:一些垄断性行业比如说石油、电信、银行是垄断比较严重的,这些也是发改委下一步将要调查的重点。这一方面取决于反垄断执法机关,更取决于国家大环境,取决于高层对反垄断法的认识、对竞争政策的认识,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所以,最近大家都很期待三中全会,说三中全会要以改革为重点,如果是这样,我对反垄断就更加有信心。
《中国企业报》:有人说,垄断国企由国家定价,不受反垄断法调整,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您认为反垄断能进行到何种程度?反垄断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会不会再一次止步于垄断程度更高、对人们生活影响也更大的行政性垄断面前?
王晓晔:如果价格由国家定价,这价格肯定不受反垄断法的调整。
其实现在的反垄断也有牵涉到政府的案子,但社会比较关心的还是跟生活比较密切的方面,比如说奶粉、油价等等,当然,行政性垄断不是一个反垄断法所能解决的,还是得靠大环境,靠经济体制改革,靠顶层设计,如果进一步朝市场化的方向走,反垄断就有信心。
现在的反垄断法里专门有一章节第5章讲了行政性垄断,但没有执法权,只有建议权。话又说回来,行政性垄断主要针对政府,不是一个反垄断法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涉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要依靠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企业报》:您如何评价反垄断法这5年?
王晓晔:5年的反垄断效果总体上是不错的,成就很明显,特别在经营者集中方面,效果显著。现在有那么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活动,其并购都要经过中国商务部的审查。中国的反垄断法已经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反垄断法之一。
针对国企垄断行业,下一步还会有大的动作,这还是很令人振奋的。目前,企业了解了反垄断法,对他们至少就有一定的威慑力。而且,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了行政性垄断,对政府也是有看不见的影响的。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反垄断法还有哪些值得完善的地方?
王晓晔:从行政性垄断这块来讲,社会的感觉还是很严重,这方面搞的案子不是很多,这块一方面需要改革,一方面需要完善。还有国企的问题,比如说联通电信的案子,最后不了了之,还是有点遗憾的。
还有,反垄断法执行过程中,执行标准还是应该一视同仁的。目前三家执法机关有竞争、有制衡,有一定的好处,但三家分散执法,执法资源本来就不足,又分开来做,比如说发改委就二十多人,商务部也就十多人,工商总局甚至10个人都不到,就显得执法资源非常薄弱。
我专门写文章呼吁,中国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效的、独立的,直属于国务院的一个反垄断部级执法机关,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竞争政策就应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像德国的卡特尔局是这个国家第二个比较有权威的机构,韩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直接对总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