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资本逃离关键要稳企业家的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孟书强
防止资本逃离关键要稳企业家的心
“你知道李嘉诚都已经搬出去了,为什么我以后不可能搬出去呢?”一直以心直口快著称的娃哈哈集团接班人宗馥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此言一出即引来无数关注。或许宗馥莉的这番话只是一时口快,当不得真。但在市场经济之下,企业家有“用脚投票”的自由,如果发现某个市场不如另一个市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而把整个企业搬离,也并无多少可指责之处。
正如宗馥莉所言,年轻一代的企业家不可能像他们父辈那样,上一辈企业家大都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东风之下发展起来的,对国家、对民族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价值观念也更为传统。对于他们来说,把企业搬到国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行为。
但是,对宗馥莉这代年轻企业家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国外那种简单的政商关系,地方政府家长式的管理方式,难免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对吃汉堡、喝洋墨水长大的年轻一代企业家来说,把整个企业搬到国外并非完全不可能的空话。相对于他们的父辈,发生这种事情的几率在不断增大。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民营企业在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市场的不完善,法治的相对滞后,吴英案、曾成杰案等都让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像宗馥莉这样的年轻企业家们对未来前景多了一份忧虑。
选择逃离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现实选项。不久前《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布会上,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官员梁国勇证实“中国确实出现了资本外逃的现象”。招商银行联合贝恩公司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1年在受访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主中,约27%已经完成投资移民,另有47%正在考虑移民。美国移民局的数据亦显示,2011年美国投资移民EB-5签证全球总申请人数中,中国人占比高达75%。业内人士估计,由此造成的损失甚至可能已经超过中国吸引的外资。
如果说个人的逃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限的话,那么企业的整体搬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致命的。数据显示,去年民营经济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已超过60%。民营企业提供了76%的税收,同时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岗位。毫无疑问,即使很小一部分民营企业逃离中国,其影响和危害都将是中国整个社会和经济不能承受之重。既然无法承受这样的危害之痛,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直面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宗馥莉们的烦恼与困惑,用制度进步和完善去挽回他们可能想要飞走的心。
理顺政企关系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毋庸讳言,几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之下,在和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企业家多数时候仍然处于弱势。家长式的企业管理思维亦仍存在于不少官员身上。如此才让已经适应了简单直接的政商关系的宗馥莉们倍感头痛。
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表现出对理顺政企关系前所未有的决心。总理上任之初就直言政府要把不该管的坚决放给市场,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制度创新在被视为开启中国新改革里程的中国(上海)自贸区被赋予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被写入正式文件。
希望在理顺政商关系方面,在创造世界一流的经营环境方面,类似上海自贸区之类的商业环境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或许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了这个时代,才能挽回企业家们想要飞走的心,才能让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之路走的更加踏实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