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中国企业500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中国企业500强
 

2013年9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化与选择:大企业在中速增长期四大变化:中速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际竞争新格局、企业进入社会化阶段
四大选择: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强化社会责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变化与选择:大企业在中速增长期四大变化:中速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际竞争新格局、企业进入社会化阶段四大选择: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混合所有制、实施产业“走出去”战略、强化社会责任

宋志平

现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终结,中速经济增长阶段已经来临而且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中速增长阶段速度不会太低,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有“底线”,不会失速,同时也不会再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状态。作为大企业来讲,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经济增速的变化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中速增长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过剩。过去,我们的资源是按照高速增长模式配置的,现在进入中速增长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慢下来,后面的“车皮”速度还很快,这就形成了过剩。过剩是转型升级首要的障碍,也是绕不开的问题。如何解决过剩呢?我的看法,过剩行业和企业都要进行整合优化。

整合就是要去产能化,减少过剩。一方面限制新增、淘汰落后,不能再开展传统意义上靠规模和速度的建设了。另一方面加大行业重组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现在中国绝大多数行业过剩,而绝大多数过剩行业都是“多、散、乱”,即产量多、厂家散、市场乱。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限制新增、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很多人认为,联合重组是一个方法,但解决过剩还得靠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其实现在很多行业就是这样做的,但大家的日子仍然很难过。为什么?因为简单依靠市场自发的优胜劣汰导致恶性竞争,价格下滑,效益低下,税收减少。还有人认为,我们能否像过去那样依靠政府的力量解决问题?但这需要大量资金,涉及大批员工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政府没有能力收拾这样大的摊子。

因此,现在解决过剩问题只有靠大企业进行整合。由大企业整合市场,减少行业中的资源损失,让投资者全身而退,对银行的坏账、死账进行保全。同时由于大企业掌控市场,使得价格相对稳定,企业能获得很好的利润,进而回补银行贷款利息和收购溢价,这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建材过去几年通过重组,水泥产能达4亿多吨,重组区域的价格实现相对稳定,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没有重组的地方效益则相对较低。大企业整合的前提是不能再做规模和速度的投入,否则就会越整越多,去产能化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所以,我呼吁政府彻底关上大门,严格限制新增产能。在行业整合的同时,我们还要进行行业和企业优化,包括两点: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也就是我们所讲的转型升级。

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混合所有制的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召开,会议的主轴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改革改什么?对于企业界来说,一是国有企业调整过去的战略布局,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对不同类型国企进行细致化、差异化管理;二是开放民营企业、民营资本的进入空间;三是制定公平的竞争环境。其中,大多数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必须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也就是说,国有资本要和民营资本进行融合,发展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独特模式、一大创造,国有和民营混合能够发挥两种积极性、两种优势,实现了国有企业实力、规范管理与民营企业活力、创新精神的有机结合。中国建材是一家央企,但是我们进行市场化经营,和民企充分合作,重组的过程中给民企留有一定股份。在资本市场上,社会资本大量购买中国建材的股票,中国建材现国有资本只占48%,民营资本占到52%,已经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纯而又纯的国企,而是一种新型国企。混合所有制是下一步中国经济的主要形态,也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就是这样的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民营企业也要充分尊重国有企业,达到真正的“国民共进”、“国民融合”,创造新型所有制关系。这几年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践摸索,现在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基础和能力。

国际竞争新格局带来产业“走出去”的必然选择

过去这些年,受益于国际化和加入WTO,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把自己改造成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自身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单纯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难以为继。欧美现在实行“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同时由于我们的低端产品、新产品成本走高,发展中国家也在抢夺我们的市场。(下转第八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