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河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河南
 

2013年8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有人格魅力的“硬汉”——记中铁七局郑州公司“十佳青年”、连霍高速公路工程16标项目经理谢卫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邓剑马林本报记者王少华

做有人格魅力的“硬汉”——记中铁七局郑州公司“十佳青年”、连霍高速公路工程16标项目经理谢卫伟

“他一心扑在工程上,坚持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同时以人为本,温暖员工,凝聚人心,用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行动、出色的业绩以及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由衷地佩服和称赞!”这是中铁七局郑州公司连霍高速公路16标员工对项目经理、共产党员谢卫伟的赞誉。

谢卫伟先后荣获郑州公司“优秀团支部书记”、“先进个人”、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新长征突击手”、“十佳青年”、中铁七局“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重效率更重质量

今年3月25日,谢卫伟来到郑州公司承建的长7.88公里、投资1.8亿元的连霍高速公路工程洛三灵16标担任项目经理。在了解和熟悉情况后,他采取各种有力有效地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工地上迅速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掀起了施工大干的热潮。

经过参战员工迎难而上的辛勤工作,同心协力,团结拼搏,在积极协调、及时完成跨6个村庄的征地拆迁任务的前提下,用25天时间就新建长70米、宽8米、高10米的过路天桥4座、架梁80片;建成了公路左右幅累计长1050米的火烧阳沟大桥、西贺家庄大桥(最高处离地面40米);在对24小时内车流量达2万辆的连霍高速公路封闭后,8月9日对区间内既有的7座旧式天桥成功地实施爆破拆除;4个月时间里争创产值5000多万元,目前已安全优质地完成工程量的97%。

今年6月份,在业主对26个参建单位安全、质量、进度的综合考核评比中,该项目部夺得第二名,已累计获奖115万元。

工程人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常年野外施工,风餐露宿,长期与苦和累相伴。

来到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3标项目后,谢卫伟就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当时工程刚开工,前期工作量大,而项目部只有三名技术员。白天,他冒着炎炎烈日到现场测量放线,晚上,又在灯光下看图纸、查资料,仔细复核测量的坐标和高程,常常一干就到天亮。随着工程的进展,他和大家一起出色地完成了长3公里的闭合导线测量工作,得到项目领导的肯定及赞扬。寒冬腊月,他和其他技术人员在15天时间里,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准确定位700多棵钻孔桩。这期间,他平均每天晚上只睡觉5个小时。操作全站仪时,当手被冻得麻木时,他就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暖暖后,再接着干。

凭着对工程高度的责任心、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一如既往地紧张工作。经过十分艰辛的努力,已4个多月没有回过家的他,和大伙一起提前完成了1600多棵桩基、近千棵立柱的定位任务,而且无一个偏差。

重成绩更重安全

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作为公司承建的国家政治性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跨陇海铁路工程的项目经理,他心系工程,以身作则,科学管理,团结和率领参战的全体员工精心施工,昼夜连续奋战,安全优质地建成了一项精品工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中铁七局和郑州公司赢得了荣誉。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跨陇海铁路工程临近营业线施工,行车干扰大、安全风险大、工期非常紧张。陇海铁路是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每天有150多对列车通过。对此,他把确保行车安全、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周均组织召开由全体员工、外协队伍参加的安全隐患排查会,及时消除隐患,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自开工以来,他率领员工克服了场地狭窄、冬季作业、时间紧、标准高等重重困难,一条心一个目标,统一指挥,责任到人,上下同欲,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先后修建了陇海铁路临时便线1.6公里,并累计安全要点施工420分钟。

2012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他的精心组织下,通过提高混凝土标号、增加2台锅炉加温、增加作业人员、安排24小时施工等具体有效的措施,原计划需要3个月时间,现只用1个月时间就高效率、高质量地建成了一座长124米、宽14米、高15米的连续梁(绑扎钢筋300吨、浇筑混凝土1500多立方米)。

由于工地标准化建设好、精细化管理好、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好,在郑州铁路局2012年一、二、三季度的建设项目三次安全评价考核中,这个项目部在35个参建单位的竞赛评比中,连续三次夺得第一名;在郑州铁路局2012年年度总结表彰会上,该项目部获得“优秀项目部”的荣誉称号。

谢卫伟说:“要干好一项工程、建设出精品工程,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能辜负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我所干的工作、所干的工程不能比别人差,作为一名爱企业、爱岗位的员工,我们就要有为企业建功立业、争创效益、争创荣誉的信念和行动,要努力做到有旗必夺、有一必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