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公司
 

2013年8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运营商“自我革命”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三大运营商“自我革命”

(上接第一版)

三大电信巨头的参与,让一场以“微信”为主角的混战提前打响。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即时通讯市场,“QQ”占38.07%,“微信”占27.97%,“飞信”占18.37%,“翼聊”占6.76%。此外,还有陌陌、phone+、35EQ等产品,整个市场尚未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微信混战正是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面向互联网时代转型的一个缩影。从去年开始,中国电信加速互联网化转型,其中天翼视讯、爱游戏与爱阅读等新媒体业务开始全面运作,翼支付和云计算公司也完成布局。同样,中国移动面向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经营方针,利用自身的用户平台优势,将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整合进来,试图打造移动互联网的全新生态链。

今年以来,中国联通先是携手百度推出针对O2O领域的LBS移动应用“沃享”互联网服务,随后是与阿里巴巴签订云计算战略合作意向书,开发面向行业客户的云计算产品及全方位解决方案。这被认为是联通进军互联网的一个缩影。

“对于三大巨头来说,到底应该以什么姿态和方法来迎接互联网的冲击,特别是面对今后越来越多类似这种小蚂蚁产品的挑战?这才是真正应当引发电信运营商们反思的重点。”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冯洪江指出,互联网时代大象也面临着被一群蚂蚁搬倒的可能,因此大象必须要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新生存技能。

一轮三大巨头不得不实施的自我革命

当前,三大巨头对微信等互联网企业OTT业务的强烈反弹并非没有道理。从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已经公布的财报来看,OTT对通信传统话音和彩短信的替代开始加速。中国移动上半年语音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2%,短彩信业务收入下降更快,同比下降5.5%。而中国联通2G服务的收入也比去年同期下降4.9%。

作为70%业务依靠语音和短信收入的中国移动来说,无疑是受微信冲击最大的企业。今年以来,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是唯一一家出现用户数量负增长的电信运营商。

传统业务下滑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3G业务强劲增长。上半年中国电信3G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近2倍,手机上网收入达到98亿元,增长近1倍;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29%、收入同比增长62.2%,创下历史新高;中国联通的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31%,其中3G智能手机月户均数据流量达278MB。

在2G时代将自己定位于话音业务的“移动通讯专家”的中国移动,面对互联网时代将定位更改为“通讯信息专家”。同样,“流量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电信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重心,通过与网易、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内容合作,构建稳定的流量业务增长体系。

对此,中兴通讯核心网产品总工程师屠嘉顺直言,“电信运营商要想不被别人革命,就要革自己的命。”日前,中国电信与网易的“易信”产品,与微信相比,最大特点就是流量免费、短信免费与电话留言免费,打破了互联网服务与基础通信服务之间的隔膜,通过革掉自己命的方式,拉开了这一轮挑战。

在冯洪江看来,“微信带给三大运营商的最大冲击,应该是互联网开放共享意识的建立和形成。一方面,要通过商业利益的引导,打破三大巨头用户之间的人为分隔,建立利益分享制下的用户共享整合;另一方面,就是要面向互联网时代建立免费意识,不能短信、通话收费,上网流量也收费,要主动用互联网新业务革掉传统老业务的命,否则只有被动挨打一条路”。

一次前无古人的抱团应对互联网转型

面对OTT业务的发展和生态链,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认为,腾讯和运营商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双方可以在流量合作经营和内容深度整合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不过,在移动通信专家曾高飞看来,“对于三大巨头来说,只是在OTT业务上扮演一个腾讯这种互联网企业的电信通道提供商,与他们分享流量的收益等配角,显然是不现实的”。

打造完全自己掌握的新媒体业务,无疑是未来三大巨头在完成对互联网新媒体业务的打压、挑战、合作等一系列布局后,最终的出路。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早在多年前,三大巨头就开始探讨建立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合作共享机制,也围绕相关技术和产品展开了布局。如今面对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的步步紧逼,三大巨头的抱团合作是时候了。”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网络与交换研究部副主任李海花介绍,“RCS是由GSMA(全球移动通信联盟)推进,具有统一业务集定义的技术标准。是基于手机电话号码簿实现语音、消息、状态呈现等多媒体业务。与当前的互联网即时通信业务相比,RCS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上存储的电话号码,自动显示该用户的在线状态,以此为平台方便实时地进行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的沟通。”

一旦三大巨头合作拓展RCS业务,就可以打破不同通信软件、社交软件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以及进行重复注册等一系列弊端,实现跨电信运营商,基于唯一电话号码之间的简单直接联系,还能在现有的语音、视频外进行即时消息、文件传递等通信服务,完成对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替代。

不过,在曾高飞看来,“对于三大巨头来说,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不缺乏,更不缺少资金和人才,缺乏的是合作共赢的机制,只有打破传统的盈利模式、打破传统的用户天然分隔,建立真正面向用户需要的互联网通信产品和服务,才能走出当前的微信困局”。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