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3年8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融资连环套:花去数十万元人去楼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闵云霄实习记者邓文标刘军

企业融资连环套:花去数十万元人去楼空

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导致求财心切。然而,面对一些融资公司的“循循善诱”,融资不成反遭欺骗的事件屡屡发生,形成了一宗宗融资迷局。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鱼龙混杂的融资市场,充满太多的“玄机”和陷阱。

“对方宣称具备数亿元至10亿元的融资能力,但是折腾了一圈最后成了竹篮打水。”湖北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2012年11月,该公司准备融资1.3亿元,找到了中资和信(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资和信),投递融资资料后,中资和信告知要到实地进行考察,考察费用由湖北地产承担。三天考察完毕,中资和信表示对湖北地产未来的投资前景很有信心,要求湖北地产提交商业计划书。之后,通知商业计划书通过了初步审核,具备投资潜力,要求前往北京面谈。

2012年11月10日,湖北地产代理人来到北京朝阳区光华路4号东方梅地亚中心一间办公室,双方就融资事宜进行了洽谈,湖北地产项目投资5.7亿元,需向中资和信融资1.3亿元,合作期限2年,按照年利13%,需要支付本金和利息共计1.638亿元。双方顺利签署了《投资意向书》。

接下来,中资和信一位总监要求湖北地产提交一份《项目评估分析报告》,并推荐北京中鑫财达投资策划公司协助完成,湖北地产公司找到中鑫财达,几经商议,最后评估分析费为10万元。

项目评估分析报告完成后,中资和信又推荐融资企业到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做出一份《法律意见书》,目的是为了使融资项目具备法律公信力。结果是,湖北地产公司与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经过一番还价后,交纳了20万元的费用。拿到《法律意见书》后,中资和信再次推荐北京中融泰山投资担保公司担保,双方商量之后费用降到10万元,3天之后,湖北地产公司拿到有两页纸的《融资担保函》。

走完这一系列的程序后,中资和信法人代表张丙军称,双方的融资准备事项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但还需要提供《挂牌成交确认书》,费用为20万元,双方各承担一半。

在湖北地产交付10万元后,中资和信称“《挂牌成交确认书》很快会有,你方就等着我方注资”。

至此,湖北地产先后在中资和信的安排下,为各种资料共支付了50万元。

几天之后,中资和信《投资决策意见》的意见书出来,这让湖北地产公司大吃一惊,中资和信列举了该项目的种种风险后,在末尾写道:不宜冒险同意向湖北地产投入资金。

同时意见书还建议,“贵公司考虑是否采取委托双方共同审定认可的担保机构进行履约担保,将项目风险转移至第三方,我公司亦可注入资金。”

“我开始满怀信心,我们收到《投资决策意见》后才发现掉进了中资和信的陷阱。”湖北地产公司的一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中资和信说湖北地产之前支付的资金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

湖北地产立即与北京中鑫财达投资策划公司、北京观道律师事务所、北京中融泰山投资担保公司联系,对方要么不予理会,要么表示没有工作人员接待湖北地产的项目。

今年3月,湖北地产发现中资和信办公室的大门紧闭,于是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报案。

8月12日,朝阳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证实,确实收到这起融资诈骗案的报警,中资和信法人代表张丙军在逃。

《中国企业报》来到朝阳区光华路4号东方梅地亚,发现原来中资和信办公室已经是另外一家新公司在办公,与中资和信没有关联。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山东某房地产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地产)在与中资和信融资1亿元时,以同样的理由和方式,先后花掉了28万元也打了水漂。

业内资深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骗局层出不穷,仅在北京估计就有几百家投资公司专门设局骗取钱财,而这些机构一般在几年之内迅速积累到一定的资本后都会蜕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