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方圆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方圆之路
 

2013年8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曾经从事过金融业的创业者,没有随波逐流去做房地产、去向虚拟资本套利,而是用自己最好的年华,专心致志做了一件时代最需要的事

豪情十五载:崔志祥演绎痴心不改梦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

豪情十五载:崔志祥演绎痴心不改梦想

蒋继穆的创新智慧+崔志祥的实干精神=方圆公司的飞跃

崔志祥(中)在生产一线指导工作

从海外受冷遇到国家元首亲自宴请;

从铜业门外汉到中国铜冶炼技术自主创新第一人;

从私营小企业到逐鹿全球的行业最尖端公司……

缔造上述奇迹的是山东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志祥。

崔志祥的中国式创业故事里,包含世界性的励志元素:梦想、奋斗以及创新。

崔志祥的中国梦里,散发的是映射世界的光芒。在历时15年的奋斗历程中,崔志祥不仅实现了他个人命运的转变,也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正能量范本。

冒险飞跃

尽管戴了眼镜,但一个山东汉子的气质还是从一个里里外外都充满着精气神的形象里迸发出来。

那一年他34岁,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的第一年。从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官员出来的时候,他没有一丝遗憾。反倒是那一个时期“政府+金融”的经历,对今后的事业帮助相当的大。

从1998年创办的海边小厂到如今的全球顶尖企业,从一个年销售收入800万元的废杂铜冶炼企业到年销售收入510亿元的全世界工业领域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标准化的标杆企业,崔志祥带领企业走过的15年,每一步都充满冒险、富于创新。

2004年,一项名为氧气底吹技术的科技发明已经在实验室里沉睡了13年。早在1991年,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蒋继穆等科学家们发明了利用氧气底吹进行冶炼的技术,但此后这一创新技术并未得到及时运用。在显而易见的试验风险面前,科学家的智慧被困在了一张图纸上。

最终,崔志祥改变了这一切。

2004年的方圆正处于铜生产规模从1万吨发展到18万吨的转折期,企业发展模式急需转型升级。此时崔志祥听闻了氧气底吹技术的信息,当即决定要将一直“沉睡”在实验室的技术尽快产业化。崔志祥敏锐地意识到,这会是企业实现飞跃的关键一步。

崔志祥找到了蒋继穆,向这位科学家直言:“我们来承担试验风险!”

将氧气底吹炼铜的实验,扩展成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化生产,从年产3000吨粗铜的半工业化实验一下扩大到年产10万吨规模,如此大的跨越便意味着惊人的风险。那时,“弄不好数亿元投入就打水漂了”的担心时时缠绕着崔志祥,面对巨大压力,他决不放弃。

2005年4月,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自此,崔志祥带领方圆公司正式走上了一条探索精神的创新之路,同样这也是一段充满磨难的冒险之旅。

将沉睡在实验室的技术转化为产业,使图纸变成现实,这不只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坚持。崔志祥一夜一夜的蹲守在炉旁,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力探索着科技与工艺相结合的新思路。这个“门外汉”靠着自己一点点琢磨,愣是解决了国内外许多业内专家都没攻克的难关。

冒险精神和创新智慧,共同铺就了崔志祥的飞跃之路,方圆公司从此站在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端平台,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冶炼技术和工艺体系,与诸多世界顶级“选手”共同角逐全球市场。

执着科研

尽管中国是铜冶炼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国内所有的冶炼技术全是自国外引进,有一种说法将中国称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展览馆”。

从2008年开始,“展览馆”变成了“发明馆”———改变这一切的关键人物正是方圆公司董事长崔志祥。

2012年,智利总统皮涅拉亲自宴请崔志祥,智利国营铜业公司主动邀请方圆公司帮助改造生产线。

时隔6年,从不受关注的小厂子到世界“铜老大”的座上宾,方圆公司国际地位的戏剧性转变,来源于企业走过的那一段创新探索之路。

然而,崔志祥做到了。

2009年的春天,一个好消息在中国有色冶金行业内传开了:方圆公司炼铜“配煤率”降到了零,实现了“无碳”自燃熔炼。这在中国有色企业中,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家。

“誓把盐碱滩变成金山、银山和铜山!”———这样的口号,曾经长久出现在中国的奋斗故事中。在国人的记忆中,类似的语句更多是作为一种激情的渲染,至于能否字字“兑现”,并未得到更多的读解。然而,崔志祥却真实无误地将口号变成了现实。

身为山东大汉的崔志祥有着豪爽的性格,在周围的人们看来,崔志祥属于那种十分倔强的人,而在他所有的坚持里面,对科研攻关的热情是最“严重”的。崔志祥担任董事长的同时一直保留技术总监的头衔,对于技术,崔志祥既有感情,也更执着。他说,把不明白的事弄明白是一件过瘾的事。

方圆公司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成为提高国际地位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如今的方圆人时常会回忆起2004年。那时当崔志祥决定要将科学家的图纸转化为产业,他面对的是失败的风险和难以形容的压力。技术至上的信念,使崔志祥始终坚定地朝着科研攻关的道路走下去。

2011年,氧气底吹技术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申报科技奖时,崔志祥首先想到了科学家蒋继穆,但蒋继穆认为,“企业使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大奖第一位应该给企业。”

科学家的谦让是对企业家的认同,崔志祥用行动证明了一个企业领导人所具备的智慧和力量。

在这个被称为“一个企业家圆了科学家13年的梦”的真实故事里,认定“企业家最大责任是做好企业”的崔志祥不但实现了科学家的梦想,也带领企业走出了成功的自主创新之路。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