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方圆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方圆之路
 

2013年8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原本处于低端产业链的企业,没有重复“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出卖资源”的老路,以执着的科技创新打造了产业升级版,被工信部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

几何级增长:科技的翅膀助力企业飞翔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几何级增长:科技的翅膀助力企业飞翔

2008年8月8日,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正式点火。图中左起:恩菲项目经理颜杰,方圆公司时任总工程师李维群,方圆公司首席专家申殿邦,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底吹工艺发明人之一蒋继穆,方圆公司董事长崔志祥。

方圆公司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不添加任何燃料,完全实现自热熔炼,与国外技术相比单位能耗降低130公斤标煤,并可实现无废渣无废水排放。其中炼铜“配煤率”降到了零,在有色企业里首次实现了“无碳”。

“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这项具有变革意义的复杂工程技术,从研发转为应用继而走向完美,整整花费了13年的时间,这背后有着一段颇为精彩的曲折道路。

13年前的一次试验

中国不仅是产铜大国,而且是炼铜大国。传统炼铜工艺在世界上曾一度领先,现代工艺却没有一席之地。

现在我国使用的炼铜技术几乎都来自国外:11种技术中,引进的6种,未经引进而消化吸收的有3种。自己研发的炼铜技术中,只有“氧气底吹技术”可与国际先进工艺媲美。

那么,这项技术是怎么诞生的呢?

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时任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蒋继穆等科学家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改换顶吹、侧吹送氧位置,将氧气用氧枪从熔炼炉底部送入炉内,并攻克了很多工艺和工程难题,终于发明了氧气底吹炼铜法。

看似简单的改变,却为有色冶金技术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因为,该工艺不仅具有主金属回收率高、投资省,而且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效果显著。

“我们最早用氧气底吹技术试验炼铅。做完5000吨铅冶炼试验后,就想用这个工艺和装置试验炼铜。”霜染双鬓的蒋继穆娓娓道来,把思绪带回到了1991年的湖南水口山。

1991年,湖南水口山,蒋继穆开始了炼铜半工业化试验。

“准备半年的试验炉料(相当于3000吨铜的规模),两个月就吃完了。可是炉子一点故障都没有,于是接着弄铜精矿连续试验,一试就开了217天。”蒋继穆说。

这次试验的成功,意味着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熔炼新工艺就此诞生了。

“我们来承担风险”

3000吨半工业化冶铜试验成功并申请专利后,蒋继穆便开始四处寻找合作者进行规模生产试验,而这试验的风险显而易见企业必须得承担。

可是,一般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宁可花巨资从国外购买成熟技术,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万般无奈之下,蒋继穆也只能暂且将这一技术束之高阁。“氧气底吹技术”就这样逐渐淹没在故纸堆里,十多年间无人问津。“氧气底吹熔炼技术”似乎要被历史遗忘了。

就在蒋继穆为“氧气底吹技术”苦苦寻找“婆家”的同时,一名“铜匠”———方圆公司董事长崔志祥也在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寻找出路。

成立之初,方圆公司是一家以废杂铜为主生产阴极铜的民营企业,集金、银等稀贵金属的综合提纯、铜材加工于一体。短短几年即跻身同行业前列。随着2004年生产规模从年产1万吨发展到18万吨,原料供应日趋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打算往上游发展,于2005年提出开展铜冶炼项目,发展模式急需转型升级。

就在这个时候,“崔铜匠”遇上了“蒋大师”。崔志祥认定把炼铜的科学原理通过新工艺试验成功,有可能使企业发展获得飞跃。

考察之后,崔志祥发现,氧气底吹铜熔炼新工艺利用铜锍是稀贵金属良好捕集剂的冶金特性,在单一炉体内实现造锍捕金的全过程,铜回收率大于97.98%,贵金属回收率大于97%,且原料适应性强,能处理复杂矿料,并且吃干榨尽,实现零排放。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传统工艺和国外引进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是自主知识产权,可省去高昂的许可证费。

“我们来承担试验风险!”崔志祥通过原沈阳冶炼厂总工程师申殿邦和蒋继穆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氧气底吹造锍捕金”熔池熔炼新工艺产业化示范工程,真正将“沉睡”在实验室的技术产业化。

智慧的诞生

“从年产3000吨粗铜的半工业化实验,一下扩大到年产10万吨规模,跨度太大,弄不好数亿元的投入就打水漂了。”申殿邦说起当初崔志祥的决定还心有余悸。然而,崔志祥愣是靠一夜一夜的蹲守在炉旁,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力探索着科技与工艺相结合的新思路,连续“破五关”,解决了工艺技术和装备中的“肠梗阻”、“脑血栓”。

例如在电解工艺项目中,适应上游“底吹工艺”多金属综合捕集的要求,研发了高杂阳极板的处理新工艺、高效电解新工艺等重要成果,大大提升了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平;取代了传统的氰化法提金银工艺,解决了黄金、白银等提取的回收率和环保问题;研发更加先进的“氧气底吹连续炼铜工艺”,可彻底杜绝有色金属冶炼中的低空烟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生产……

2004年,方圆公司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达成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

这之后的3年时间里,崔志祥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研究、设计、改造,终于在2008年8月8日,氧气底吹炉点火试车,整个流程顺利畅通。崔志祥和蒋继穆两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蒋大师说:“这是创新的第一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逐步去解决,任重而道远。”

2008年12月16日,该项目正式投产。

一贯低调的崔志祥在新项目的发展上却是高调推进。“我们要有信心将这个项目做成世界上炼铜和回收金银等有价元素的首选工艺,并把它做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

科研地位

2006年,方圆公司投入1亿多元,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研发出了“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新工艺”,同国际上先进的闪速熔炼、顶吹熔炼、诺兰达熔炼工艺一并得到国家的肯定和推广,认定它是先进的冶炼工艺技术,生产效率高、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资源实现综合利用,且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

2013年4月20日,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现场评审,公司质检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2013年4月27日,山东方圆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被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等共同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