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场OR坚守?
中国光伏的海外博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李致鸿
转场OR坚守?中国光伏的海外博弈
在欧洲对中国光伏定量定价的双重逼迫下,“无奈”成了光伏企业共同的表情。转场还是坚守,成为一道难度极高的必选题。 王利博制图
看完了“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的邮件后,浙江龙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柏光伏)副总经理王小鑫重重地扣上了笔记本电脑。窗外正风雨大作,他的心情同样充满阴霾。
这一切都要从7月27日中欧达成的价格承诺谈起。在那份承诺协议中,中方承诺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产品不低于某个最低价格,并设定具体时间期限。同时,中方承诺将每年出口到欧洲的组件限定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而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避免从8月6日起拟征收的47.6%高额关税。
在局外人眼中,这或许是再欢喜不过的结果,但对众多光伏企业而言,这仅仅是另一个开始。在定量定价的双重逼迫下,“无奈”成了这些企业共同的表情。转场还是坚守,成为一道难度极高的必选题。
尴尬的价格
“签了有价无市,不签又出不去手。”两难的局面,让王小鑫眉头始终紧锁。“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协议不好,但是勉强可以接受,但站在小企业的立场上,这份协议意味着小企业欧洲梦的破碎。”王小鑫说。
在中欧光伏价格谈判历经的十个多月里,龙柏光伏从作为应诉企业参加谈判,到后来的退出,始终颇受关注,而因为最终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使这家光伏企业显得更加“另类”。
“我们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说完这句话,王小鑫便沉默不语。
让王小鑫如此激动的,是协议中这样一条规定:“欧盟有权在它认为适当的时候,单方面撤销协议,但中方企业必须持续该协议6个月。”
王小鑫认为,这对企业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
而更让王小鑫感到难以接受的,则是协议中关于中国光伏的价格。据了解,此前中国小企业出口到欧洲的光伏价格基本上是0.45欧元/瓦,大企业是0.48欧元/瓦,欧洲本土是0.55欧元/瓦—0.6欧元/瓦,而现在中国企业的价格被至少提高到0.56欧元/瓦。
价格的变动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王小鑫打了一个比方:“就好像国产手机和国外知名手机,同样的功能,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价格的吸引力选择国产手机,但如果国产手机和国外知名手机价格相差无几,还会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国产手机?同样,当中国光伏产品和欧洲光伏产品价格接近时,消费者就会考虑选择哪一个更值得信赖、服务更好的企业。欧洲企业难免有本土优势,他们的销售、服务网络,比我们,尤其是小企业要健全。”
民生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对记者表示,光伏组件的成本每年都要显著下降,而中国企业在未来2年(协议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放弃了降价的权利,其价格很可能会很快被台韩等地区企业赶超。
“我记得,2002年迫于市场压力,中国彩电出口企业与欧盟达成了固定‘价格承诺’下的40万台‘出口配额’协议,康佳、海信、长虹、厦华、海尔、创维、TCL等7家中国彩电企业与欧盟签订了‘价格承诺协议’。结果由于欧元汇率变动以及机电产品成本快速下降的原因,到2005年,承诺价格已经高出市场价格60%以上,导致中国彩电产品实质上不可能进入欧盟市场。而光伏成本下降速度甚至可能快于电视机产品,而此次的价格承诺与2002年的案例何其相似啊!”王海生说。(下转第二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