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实体书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实体书店
 

2013年8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商业模式过时
实体书店探索新途

【实体书店“沉浮”之案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实习记者罗小清

【实体书店“沉浮”之案例】传统商业模式过时实体书店探索新途

一批书店倒在了大浪淘沙的沙滩上,一批书店仍在逆势前行。

7月,香港,三联书店开办了最大实体书店———元朗文化生活荟;成都,今日阅读书店第21家分店开业。周庄,猫的天空之城书店(以下简称“猫空书店”)开了第18家分店,据猫空书店市场推广部杨光介绍,近两年猫空书店大约每年增长5家新店,未来还会持续扩张。

眼下,实体书店生存空间已被低价售书的电商们挤压得所剩无几。今日阅读创始人但捷表示,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单一图书销售模式已经落伍了,实体书店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今日阅读:多元化经营比只卖图书毛利高两成

一家书店,不止卖书,还传递着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这便是它的迷人之处。“实体书店应该更注重读者的互动、体验和娱乐感,这是网络书店无法替代的地方。”但捷说。

今日阅读书店不再依赖原来只销售图书的单一经营模式,而是增加了很多书店以外和文化相关的附属功能,比如咖啡馆、文化创意产品区,还有很多文化活动、文化沙龙等。据但捷介绍,因为图书的利润很低,今日阅读目前在图书、咖啡、创意产品上的销售收入比为5:4:1,相比原来一家店100%靠销售图书盈利的经营模式,毛利率可以提高20%。

但捷表示,“书的利润很低,未来图书销售所占比例可能还会降低,会有画廊、艺术廊等文化衍生的东西加进来。今日阅读会真正变成一个文化的平台而不只是一家书店。”

猫空书店:用80%的创意产品带动20%的图书销售

猫空书店是一家出售小众书籍的文艺书店,提供阅览,也提供特色饮品和甜点;它又是一家创意杂货店,设计和纸相关的产品,透露着原创气息;它还是一家明信片主题店,在这里可以将祝福寄给未来,此外,猫空还会开展多种主题活动。

猫空一开始的运营理念是给“未来寄一张明信片”和“做最好喝的丝袜奶茶”,这两样都是猫空的核心产品;后来猫空又卖起不同款式的明信片、不同口味的奶茶及甜点,完善了产品的种类;读者在写明信片的时候期望得到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与条件,在猫空买书,产生了雅座的最低消费;读者在购买明信片以及在猫空消费的同时,又会关注猫空内部展示的信息,猫空为那些民间艺人宣传他们的作品公展、公演时间,也为各种当地社团、组织提供宣传等,在这种互惠互赢的基础上,不仅为合作社团组织个人提供了宣传,同时也提高了书店的知名度。

杨光表示,实体书店应该找到自己无法替代的特色和盈利点。猫空书店之所以能抵挡网络书店和电子阅读的冲击,逆势增长,得益于混搭的经营模式,目前,猫空书店图书、创意饮品、创意产品的盈利比分别为2:4:4。销售独具特色的原创设计产品、持续举办读书会、新书分享签售等活动带动了图书销售。

读易洞:提供深度文化增值服务,初现商业雏形

读易洞书店定位于“社区书房”和邻里交往的“互动空间”,基于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思想交流的热情,打造一个邻里间的文化圈子,让更多人愿意读书、愿意交流、愿意分享是这家书店的特色。

除了每月开展一次的“阅读邻居”活动,读易洞还为个人、会所、企业等提供专业的图书顾问服务,包括高端书房定制、特色图书采购、创意图书销售活动策划等,这些形成了读易洞长期的经营项目。据读易洞店主阮丛介绍,店内的图书销售除去人力成本外几乎是不带来利润的,而从2008年开展图书顾问服务以来,读易洞才探索出一套依靠创新服务带来盈利的商业模式的雏形。

无独有偶,杭州的文化地标枫林晚书店也锁定企业做深度服务,从2009年开始做阿里巴巴、万科等企业的文化管家,为企业提供图书馆、文化沙龙、咖啡馆、讲座、培训、“文化客厅”、家庭书房等配套服务,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阮丛表示,书店为个人和企业服务的合作项目既得益于经营书店多年的涵养,也来源于书店的文化圈子创造的机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大家对实体书店的好感是抹不掉的,所以大家进了书店产生的一些文化上的好感可能就会产生一些项目上的合作。”阮丛说,“在文化这个平台上还是有许多事可以做的。”

尽管一些实体书店正在积极转型,但实体书店的倒闭风潮还是引发了读者对实体书店命运的担忧。网友nova1984表示,“书店近乎消亡,只是在学校附近还有一些卖教辅书为主的所谓的书店。基本上消费类书籍都在大型商超的文化柜台,专业书籍的话,基本无法从实体店找到了。”网上有评论文章指出,“一座城市没有了实体书店,就像是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人,常年奔波于商业利益,没有了内心休憩的文化思想彼岸。”

关于实体书店的未来,读易洞创始人邱小石在他的《业余书店》中写道:“实体书店的生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商业形态多元的可能性,个性的东西自由的尺度,这些远比探讨实体书店的生存更有意义,因为这些,我们生活的社区和生活环境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和可亲。”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