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破题“微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破题“微金融”
 

2013年8月1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金融”破局倒计时

来源:中国企业报  

“微金融”破局倒计时

(上接第五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做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大企业是国家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中国经济站不起来,只有大企业,小微企业垮了,就成了骷髅。”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诸多专家指出,只有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目前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依旧缓慢。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从政策层面来说,一是目前小微金融企业存贷业务不挂钩,有存无贷或者有贷无存,企业的资金来源受到限制;二是贷款限额虽然有所放开,但同样制约了小微金融企业的发展;三是贷款利率的限制对于风险定价有一定的干扰。

呼吁监管层

真正放开市场管制

对于目前小微企业遇到的融资难、税负重、劳动生产成本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等诸多难题,成思危提出,“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不能只依靠几家大型银行,应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社区银行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良方”。

“由于社区银行的特点一是本身就小,必然为小微企业服务;二是由于在社区里失信的成本非常高;三是新建的银行,负担比较小。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贷款,不能存,所以小微企业贷款需要社区银行这样的一条中间通道。”成思危解释道。

对于这一话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克崮认为,“中央应在机构改革里明确地授予地方金融管理权。从没有存款功能的小贷公司、信托、担保,还有典当类的小微基层开始,逐渐往上走,稳妥之后,再适当地放到城市的社区银行、农村的村镇银行”。

裕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未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目前,由于诸多限制问题的存在,小额贷款公司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无法获得同业拆借利率的资金补充,无法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成本。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也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无法获得信息,加剧贷款业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邓燕飞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述了他的观点:政府部门应该制订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法,对贷款予以法律保护;根据各省各地区具体情况,制订并落实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减免补贴优惠政策,还应加强对农户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此外,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情况,适度拓宽融资渠道,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并加快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理顺和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宽松、灵活、有序的监管体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