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生变
银行加速转型小微金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竞争格局生变银行加速转型小微金融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金融脱媒程度加深,中国银行业传统的“垒大户、傍大款”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银行需要通过加快转型来应对挑战。而开辟小微企业这一新的群体成为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业务蓝海。
据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重从2010年末的19.28%上升到2012年末的21.95%。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到其全部贷款的半壁江山。
政策推动,商业银行迎来转型契机
利率市场化脚步渐进,商业银行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利润逐渐摊薄的局面,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盈利点和生存空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都是以中型、甚至大型企业客户为主,盈利模式也是建立在传统的存贷利差和大客户基础之上。但据统计,这些中型客户、甚至大客户只占全部客户总数的0.2%,竞争激烈。在这种模式下,银行盈利能力普遍受限。而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明显也为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与此同时,数量占比高达99%的小微企业由贷款难导致的生存难题已成为当下焦点,一些小微经济发达的地区接连出现的“倒闭潮”和“跑路潮”,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专家指出,小微客户发展潜力之大可想而知,如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能够调整为多元化,客户结构调整为小微或零售为主,那么在此基础上的盈利模式显然也更加持久。
为引导商业银行转型,进一步服务小微企业融资,自2005年起,银监会便不断发文明确小微金融发展方向。2011年,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银十条)后,明确市场真正需要的小微企业贷款形态。于是,商业银行纷纷把贷款需求下沉到5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贷款;2013年,银监会《引导银行业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文件的下发,无疑进一步为商业银行转型奠定了基础。
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
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投入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4.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1.95%,同比增长19.7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09个百分点。
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成为各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新的发力点。如,中国银行推出的“税贷通”、建设银行的“助保贷”、农业银行的“简式贷”、交通银行的“电子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华夏银行的“租金贷”、招商银行的“投联贷”、民生银行的“互助基金”、桂林银行的“如意贷”、星展银行的“机灵通”等一系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优秀产品。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些银行在转型方面有两点可以借鉴:一是在进行小微金融业务的时候,严格控制资金的投放领域,这样虽然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单个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但至少总体上有所把握;二是发展服务金融业,从简单的资金平台转向提供解决方案,在相同项目上挖掘出多样化的增值业务。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目前针对小微企业,广发银行主推“快融通”小企业授信业务,该产品适用于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一般适用于1年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授信业务贷款期限依据贷款用途不同,时间为一至五年不等。
民生银行是较早转型做小微企业贷款的银行之一。据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介绍,民生银行庞大的根就是小商户、小微企业。分行主要做小微金融和小区金融。通过无条件授信,在一个小区里面分A、B、C三类,分完以后无条件授信,授80万元、50万元、30万元,通过无条件授信拉动个人金融资产增长。分行转型将紧紧围绕小微金融和小区金融,然后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和批量化处理。
呼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本身是倾向于大中型、风险偏低的企业,因此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方面难免遇到一定的风险。对此霍肖桦指出,首要做的就是放开贷款利率的上限限制;其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量放开经营范围限制,鼓励金融创新;最后,大力发展第三方独立财务核算机构,降低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
专家指出,为了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经济和政治措施,激励引导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具体地说,一方面政府制定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活动能获得经济政策优惠和经费补偿等;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整治激励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把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当做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使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行动能够获得政府的奖励从而能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政府的激励和引导下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小微企业能直接获得市场金融支持,同时,也是小微企业获得政府金融支持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