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第2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8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合并的项目47处,其中一大批工业遗产纳入了“国保”,引起社会关注。

工业遗产:国企中的“国保”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钱振文

工业遗产:国企中的“国保”

井陉矿区“段家楼”

2004年,著名的重工业城市沈阳在拆除了上千座烟囱之后,最终还是把最后的三座百米烟囱定向爆破了。

这三座巨无霸烟囱都属于沈阳冶炼厂,第一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二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三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座烟囱都是钢筋水泥浇筑而成,平均直径都在10米以上,而每座烟囱相距不过20多米。

冶炼厂三大烟囱曾经是沈阳市的地标建筑,也曾经是沈阳的骄傲。在还没有拆除的时候,人们对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的大家伙有过不少争论,但在它们轰然倒塌后则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营大企业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厂家纷纷转产和关闭,留下了很多的工业遗产。

特别是最近几年,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少大型工厂搬离原址转移到城市外围,留下了大量大型厂房、烟囱和长长的输送管道,最典型的如北京的首钢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

这些大型工厂不仅曾经创造过大量的经济财富,同时也是重要的历史标志,如果简单地把它们拆除重建,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有城市文脉和时代记忆。

如何对待工业遗产,是全世界工业国家都曾遇到的问题。现在欧美国家普遍认识到工业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尊重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并通过持续性和适应性的合理利用来证明它的价值。

建设工业博物馆和开展工业旅游是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重要方式,如英国的铁桥峡谷主要通过对原有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来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和建造主题博物馆来发展旅游业。

今天,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已经全面恢复,青山绿水掩映着古老的工业遗址,1986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因工业而闻名的世界遗产。其它的例子如德国的鲁尔老工业区、美国巴尔的摩的内港、新加坡的圣詹姆斯发电站等。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工业遗产地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正在迅速提升。

从1996年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为一个保护类别,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第一次将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和位于青海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列入“国保”名单。到2006年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时,又有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钱塘江大桥、中东铁路建筑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等9处近现代工业遗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行列。7年以后的“国七”则有了更大的突破,一下子有50多处工业遗产列入了“国保”的行列。

在这个长长的“国保”工业遗产名单中,不排除有些工业遗产之前并不是省级、市级甚至区级的保护单位,这得益于去年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这次长达四五年的全国拉网式文物普查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包括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在内的新型文化遗产。

但列入“国保”的几十处工业遗产也只是我国大工业时代的最典型标志,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遍布在全国各地,需要列入省、市、区等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行列,同时,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看似陈旧不堪的“破烂”,也考验和衡量着我们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决策者的人文素养、审美眼光和工作能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