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8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铁二十局成武八标:情注陇南建精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唐礼科耿标本报记者王敏

中铁二十局成武八标:情注陇南建精品

项目经理盖峰(右三)向相关领导汇报征地拆迁工作

美丽的陇南,陇上江南,一幅天然的人间画卷,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巍巍的米苍山,似一尊忠诚的守护神,用他那伟岸的身躯抵挡住了来自北方肆虐的风沙和严寒,形成了独特的“陇上江南”;潺潺的平洛河流水,溶入嘉陵江,向长江奔去,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陇南儿女。成武高速公路,像一条长长的巨龙,蜿蜒穿行于这片深丘沃土之中。

2010年12月,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作为建筑业的劲旅,加入到了甘肃成(县)———武(都)高速公路的建设大潮之中,承担了CW8合同段全长5.87公里、工程投资4.6亿元的施工任务。

两年多来,在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长达路业有限公司成武高速公路项目办的正确领导下,项目经理部全体参建人员以“建精品工程,育优秀团队”为企业使命,以实现“精品成武、安全成武、绿色成武、和谐成武”为奋斗目标,恪尽职守,充分地体现了中国铁建“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核心价值观,较好地展示了“现代铁军,勇争第一”的精神风貌,谱写了一曲曲成武八标全体员工情系陇南、攻坚成武的英雄赞歌!

2011年3月6日,随着成武项目办的一声开工令下,全线工程施工正式启动。工程开工后,总工程师周开泉每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业务培训,要求每位技术人员必须吃透图纸,理解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并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3月20日,进场的16名工程技术人员全部通过考试,并以92.50分的平均成绩,顺利通过了技术业务岗前培训。

精品工程靠质量作保证,严格质量控制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天职。安全质量在成武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它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悬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头顶。

管段主要工程量有特大桥2座3472.5米,大桥4座705米;桩基工程826根15240米;预制预应力箱梁1576片;路基主线土石方28万方;路基防护、排水工程39000立方;隧道2座1608米。面对这么大的工程量,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牢牢遵循成武项目办常务副主任赵延安强调的“安全生产是前提,工程质量是根本,文明施工是保障,超前控制是关键,危机意识是法宝”的教诲,认真按照四二二工程管理活动的工作内容建设成武高速公路。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隐蔽工程验收关、重点工程控制关、施工生产安全关。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项目经理盖峰,从进场至今没休过一天假。他说:“我要以自身的形象,带领大家打赢成武高速公路建设这一仗!”为了成武高速公路的建设,作为独生子的他,把孝敬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托付给了妻子。2013年4月25日,中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优秀项目经理名单揭晓,三公司成武项目经理盖峰荣获股份公司“优秀项目经理”称号。盖峰在项目管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卓越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优良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取得优异成绩,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成武八标项目经理部,一大批80后、90后工程技术人才挑起了工程建设的大梁。副总工程师吴凯,全面负责管段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积极搞好传、帮、带的“导师带徒”作用,使刚毕业的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独当一面,搞好了工程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年仅25岁的工程技术部部长秦宏霄,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负责全长2026米长的平洛河2#特大桥既是重点工程,也是全线最长的特大桥,是上级每次必查的工点。当问及他有关桥梁测量和弯桥正做的方法时,他总能脱口而出地熟练回答。

老同志、老党员在施工生产起到了脊梁和榜样的作用。负责施工生产的晋心明、樊俊、王庆涛3名副经理分别战斗在平洛河1#、2#特大桥和贾家店隧道,他们分兵把口,不怕吃苦,坚守岗位,强化责任,没有怨言,勇于担当,做好表率,有力地推进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展。同时,项目经理部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创岗建区、立功创模等活动,广大党员做到了“我的岗位我尽职,我的岗位你放心,我的岗位一面旗”,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在施工大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近两年来,有5人被成武项目办评为“创先争优”模范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体参建人员的艰苦拼搏和奋发努力下,项目经理部被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授予甘肃省水运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合同段”和成武高速公路“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被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等荣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