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冰充斥八成市场正规企业身影难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
黑冰充斥八成市场正规企业身影难寻
近日,媒体关于“麦当劳等餐厅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炎炎夏日,除了麦当劳等洋快餐店,商场、路边的各式冷饮屋以及餐馆、酒吧都是用冰大户。近日,记者对北京市食用冰市场进行了调查,该市场总产值约为5亿—8亿元,但目前拥有正规资质的食用冰制造企业只有6家,市场上超过80%的食用冰都是没有资质的工厂生产的“黑冰”。而花费万元买台制冰机就可以生产无质量保障的“黑冰”亟须纳入监管。
用量高监管难度大
在人潮涌动的南锣鼓巷,一家售卖奶茶、饮料的小店生意红火,记者问到他们冰块的来源时,店主回答说,“有人给我们送,都是买的。”但当记者问到价格及厂家详细信息时,店主没有再回答记者。而记者也确实发现不时有人力三轮车在为各家小店送冰,送冰的小伙子说他只是送货的,其他的不清楚。
记者调查了解到,路边的奶茶店以及饮料店也有不少是自己购买小型制冰机自制冰块。按照国家标准,生产食用冰的企业必须实行QS准入制度。而相关主管部门人员介绍,获得国家QS认证的专业制冰厂很少,八九成是达不到生产标准的小型“野店”,跟正规企业争夺着市场占有额。
由于利润巨大、准入门槛又低,目前北京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由身份不明的制冰厂生产的食用冰块。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拥有食用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6家,分别是北京寒山人制冰厂、北京华冰制冰厂、北京清泉东欣制冰有限公司、北京凯博制冰厂、北京宝罗熊袋装冰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市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截至目前北京获得QS认证的食用冰制冰企业只有上述6家,如果以后有所变动,会在网站上予以公示。
门槛低正规企业艰难
食用冰行业利润较高,制作冰块的工艺也并不复杂。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家售卖制冰机的店主,店主称只要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和说明书操作,很快就能学会,每台价格在万元左右,在夏季只要有固定的客户,拥有三四台制冰设备的作坊式企业日赚千元很轻松。同时,这位店主也表示,由于制冰机零件等保养问题,厂家建议至少每半个月消毒一次,而且制冰用的水要用去除过杂质的水源。“快餐店都会有一套净化水系统,所以制出的冰块可以直接用。如果卫生指标不合格,那一定是制冰机没有按时消毒。”
但记者在百度搜索“北京食用冰”发现,目前北京的食用冰生产企业远远不止这6家。北京某正规制冰厂负责人透露,抛开主要做冰淇淋的和路雪,目前北京正规的食用冰生产企业只有5家。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这5家有食用冰生产资质的企业一个夏季的总产值在1亿元左右,但如果加上“黑冰”,北京市夏季食用冰流通市场总值在5亿—8亿元左右。这意味着,近80%的食用冰市场缺口被未能取得QS认证的“黑冰工厂”生产的冰块填补。
虽然市场巨大,但很多正规食用冰制冰厂都挣不到钱。“正规制冰厂目前主要针对大型零售和餐饮公司,而非正规的企业主要面向小型的水吧。北京5家专业做食用冰的企业中,曾经颇具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濒临倒闭,转让出去了。”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有制冰企业员工感叹,10年前,食用冰行业的确是暴利,但是目前正规制冰厂大多濒临破产。10年前,5公斤一包的冰块卖10元,10年后,相同规格的冰块还是10元,但制冰企业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运输成本都在增加。
据了解,食用冰制冰厂想要获得QS认证,需要满足建立化验室、聘用有资质的检验员等一系列条件。北京某质量认证代理企业工作人员透露,满足规定条件后,企业至少需要花费3万—5万元的认证费用,才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拿下资格认证。也有北京某制冰企业员工称,如今的认证费用已经需要10万元左右。拿到QS认证后,制冰企业还需要严格执行食用冰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但“黑冰”企业似乎可以对这些条条框框忽略不计。“那些企业只要买个制冰机,接上自来水,插上电就可以制冰了,生产成本和运作成本相当低。”有着多年食用冰制冰经验的业内人士坦言,正规的制冰企业一包5公斤的冰低于6元出售肯定赔钱,但“黑冰”一包成本不超过3元,部分正规企业生存状态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