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2版:企业环境治理特刊 上一版3
第32版            企业环境治理特刊
 

2013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对气候变化要强调“政府主导,媒体和NGO推动,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思路。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的民间旗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玲玲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的民间旗手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给我讲道理?”2011年12月11日,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刻,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在气候污染问题上的不断诘责,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发火了。

一年以后,在2012年12月的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的一场边会上,联合国一位气候变化的高级官员引用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中所提供的数据,并据此对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作了肯定,有力地回应了西方国家的相关质疑。而这项调查的实施者正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领导的中国气候传播中心。

从“传统新闻学”

转战“气候传播学”

郑保卫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学者,他兼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在新闻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短短几年时间,他却变成了我国气候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旗手。

是哥本哈根会议把他推向世界气候传播的前台。2010年《中国日报》记者付敬和香港乐施会传播经理王彬彬的意外来访,使得郑教授的研究兴趣发生了重大转向。这两位来访者都参加了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会议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人物和媒体将会议未能取得积极成果的责任推到了中国的头上,西方媒体的负面舆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形象。一场气候影响政治的舆论战争摆在面前。

哥本哈根会议后,许多中国人都在反思,为什么总有人在国际舞台上抹黑中国?长期坚守“保卫新闻学”阵地的郑保卫在听完两位来访者对于这次会议谈判一波三折的讲述后,意识到了气候变化谈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认识到了从传播角度介入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发展中国家第一家专门致力于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2010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了。

同年5月,项目中心召开了“气候·传播·互动·共赢———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研讨会”,70多位来自联合国、中国、美国、英国、巴西的中外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和NGO人士应邀与会,共同探讨如何在气候传播中加强三者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这次会议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重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委托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第一炮打响了,这也标志着郑保卫教授实现了从“传统新闻学”到“气候传播学”研究的第一次转向。

由“中国学者”

成为“全球气候传播者”

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郑教授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研究队伍也是一只手可以数清。郑教授组建了一个“铁三角”研究团队,除自己外,另两人是自己的博士生李玉洁和乐施会的传播经理王彬彬。由这三人组成的团队2010年底前往墨西哥坎昆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并举办了“基础四国与墨西哥气候传播策略”国际边会。

当时墨西哥政府提供的边会举办地是一个地面凹凸不平的运动场,主席台、音响、桌椅都须自己准备和布置,郑保卫三人用了不到24小时便完成了所有会务准备工作。在边会上,郑教授代表中国高校研究机构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舞台上第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继坎昆边会之后,郑教授带领的气候传播团队接连参加了南非德班、卡塔尔多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都举办了自己的边会。经过多次国外办会的实际锻炼,他们举办国际边会已是驾轻就熟。与此同时,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并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学术圈。

自里约开始,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举办的边会就被纳入了中国代表团组织的“中国角”系列边会之中。郑保卫在里约期间受邀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年”边会,此外,还参加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并作主旨演讲的“地方政府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边会,作为一个中国气候传播学者,他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媒体、NGO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在不断调整和改进,收到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好,特别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在国际舞台上得以表达,正义之声得以彰显,这样的结果应当也包括郑教授领导的气候传播团队的努力。

对此,郑教授自己很淡定,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普通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是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行动者。

从“国际领域研究”

到“国内公众调查”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郑保卫领导的项目中心的工作从主要关注国际领域开始国际国内并重:一方面继续关注政府、媒体、NGO以及企业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传播战略、策略和方法,看他们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气候传播技巧,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看公众,看其是否了解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是否认识到自己该为气候变化做些什么……郑教授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两头并进,双向使力”。

近年来,郑教授所领导的中国气候传播中心先后进行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和《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及行为》两个全国性调查,以了解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和低碳的认知。同时,还举办了“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的“四进”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提升国内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

近几年在跟踪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过程中,郑教授也目睹了一些国内企业、媒体和本土NGO人士亟待提高沟通与传播能力的案例。一些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以及与国内其他机构相互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互动,没有形成合力。特别是2012年6月,中国企业代表团在巴西里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的表现,让郑保卫感慨颇深。

此次会议期间,一些国内知名企业的代表在中国角举办了一次“可持续发展”倡议书发布活动。眼看着活动就要开始了,一些企业的代表才陆续来到会场。台上几位企业家在念稿发言,台下观众寥寥无几,国外观众更是屈指可数,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对此,郑保卫感慨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以及平时的国际学术交流中,我们的气候传播都是需要讲究策略的,要遵循国际规则,要讲求传播技巧,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看来我国企业的气候传播需要很好地总结和提高。”

郑保卫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要强调“政府主导,媒体和NGO推动,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思路。没有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持,没有媒体的推动和监督,没有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没有公众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企业在防治大气污染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可以说,如今气候传播问题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真正破题。

郑保卫的项目中心今年10月11日—13日将与美国耶鲁大学共同主办首届气候传播国际会议。这将是我们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竖起气候传播的旗帜,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气候传播研究的一次成果展示。郑保卫在提及项目中心未来的工作规划时显得尤为兴奋。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副主任李玉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