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跨国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跨国策
 

2013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华投资谋变欧企巨资突进西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在华投资谋变欧企巨资突进西部

在中国相关政策推动下,在华欧企首次将目光由“老根据地”中国沿海地区转向了西部地区。王利博制图

对于欧洲企业而言,中国已变成一个矛盾的市场。一方面,人力资源等各种商业成本的攀升使赚钱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像一块磁铁,牢牢吸引着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欲罢不能。

当离开还是留下成为一道必选题的时候,很多欧洲企业意识到,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形势倒逼在华欧企谋变

欧洲的金融危机曾见证过欧洲企业的中国好胃口。在那个特殊时期,欧洲企业的踪影遍布在中国各大商业推介会上。情况的改变始于2012年,虽然诸多欧洲企业依然走进和扎根中国,但外企撤离中国的悲观论调依然悄悄蔓延。

来自德国的大为在中国生活了数年,他服务于一家德国汽车制造企业。“现在的中国已经和我刚到中国时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由于外资所拥有的技术和资本是中国的稀缺资源,所以,各地都很欢迎外资的到来,但随着本土对手的崛起、中国对外资的依赖度降低、成本提高,现在欧洲企业要生存下来,需要面对更残酷的竞争。”

由中国欧盟商会撰写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3》称,营业额呈增长态势的在华欧洲企业数量收缩至仅有62%,同时,实现利润增长的企业数量亦下降至44%,仅有64%的在华欧洲企业依然盈利,低于去年同期的73%。

尽管业绩下滑挑战加剧,仍有超九成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将会越来越重要或与去年重要性持平。同时,超八成企业表示将扩大在华投资。

和大为有着同样看法的欧洲企业并不在少数,中国欧盟商会不久前发布了《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3》。调查显示,欧洲企业继续坚定于服务中国市场,超过八成的欧洲企业计划进一步投资中国。

在华欧企纷纷“走西口” 不同于以往的是,在华欧企首次将目光由“老根据地”中国沿海地区转向了西部地区。据欧盟商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将业务拓展到其它省份,其中,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成为欧洲企业拓展业务的热门地区。

尽管中国光伏产业进入“寒冬”,但跨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却加快了在中国光伏产业布局的步伐,开始在内蒙古投资建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站。目前,该合资项目已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内蒙古电力公司则提供生产设施及上网。

今年6月,欧洲最大零售商家乐福也宣布计划扩大在内蒙古的投资。据悉,今年3月份,家乐福在内蒙古设立的第一家门店于呼和浩特市开业,年内,家乐福还将在呼和浩特市摩尔街开设第二家门店,预计门店面积超1万8千平方米,年利润过亿元人民币。

中国政府已明确把新疆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向西开放的通道,西部能源基地。集地缘、能源、政策等优势于一身的新疆,吸引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来此“淘金”。

2012年9月,法国科麦思公司与新疆一家物流企业正式签约,合作经营“亚欧快速汽运物流新丝路”,开拓亚欧大陆物流市场。“新疆有色金属、石油、风能、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地理优势,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法国科麦思一位高层表示。

在法国企业看好新疆的背后,是更多欧盟企业灼热的目光。今天的新疆,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欧企成分”。

今年3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率团访问新疆,进一步落实去年中国亚欧博览会期间英国企业与新疆的相关合作事项;4月份,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中国投资额最大的工业气体项目落户新疆,这是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新疆落地的第一个项目。

除此之外,3年来,大众汽车、德国巴斯夫公司等欧盟一流企业,纷纷在新疆投资建厂或者与新疆企业展开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新疆正在编制《新疆向西开放发展规划》,争取把新疆向西开放真正上升到国家战略加以推进,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陆上能源资源大通道。

行业面临精细化“洗牌”

记者采访的欧洲企业家普遍认为,中国依靠资源、低劳动力成本的粗放发展阶段已经过去,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将实现“更精细化”的增长,而这将为掌握高科技技术和优质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以汽车产业为例,据一些汽车企业高层和分析师指出,即便中国经济成长加速,或许也难以恢复到过去10年的辉煌时期,如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激增46%的增幅今后很难再出现。他们普遍认为,未来几年的增幅更有可能介于7%—8%之间。

事实上,这种增长瓶颈并不仅仅体现在汽车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公司迫切需要在中国实现转型发展,寻求高新技术领域、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共赢。”欧盟商会主席大卫如是说。

专攻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法国经济研究员罗哲文认为,欧企离开中国不是一种趋势,要区分不同行业。事实上,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带来中国企业的“阵痛”,也引起欧洲企业在华的洗牌。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也印证了外资的重新布局。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538.4亿美元流入服务业,领先制造业4.5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量48.2%。服务业内部的分水岭加深,房地产外资使用下降10.3%,而分销、计算机应用、金融业增长都超过10%。虽然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88.7亿美元,同比下降6.2%,但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高端制造业行业外资流入增长强劲,分别是31.8%和17.2%。

大卫表示:“欧洲企业在中国投资庞大,通过这些巨额投资,我们非常适合为中国向更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做出贡献。我们在高科技、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和技术以及服务业方面都可以提供许多经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