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全球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全球化
 

2013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9年,总部位于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公司中的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2013年,底特律市政府提出破产申请

从名企破产到政府破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敏

从名企破产到政府破产

终于走到这一步。底特律市政府18日向当地联邦法院正式提出破产申请,这座曾经熙攘的“汽车之都”如今只留给人们一个苍老没落的背影。

政府破产在中国人眼中是天方夜谭,但却在世界范围内真实地发生着。近年来,小到日本北海道夕张市,大到北欧国家冰岛的中央政府,都已发生了政府破产。1981年以来,美国共有42起地方政府宣布破产的案例,其中10件发生在最近4年。而底特律曾经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著名的“汽车城”,如果最终走上破产的道路,将因其180亿美元的长期债务,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

和企业、个人的破产一样,政府破产的原因同样是因为入不敷出,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底特律的情形也是如此。1950年代,因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齐聚于此,底特律曾经红极一时。但过度依赖汽车业的单一产业结构,为底特律后来的衰败埋下了伏笔。1979年,美国销售的汽车有90%都是三大汽车厂商生产的,到了2001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了40%。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给了底特律致命一击:三大汽车公司裁员14万人,2009年,克莱斯勒和通用相继宣布破产。这使得底特律的税收急剧减少,但与此同时,医保社保和维持政府运作的开支却是刚性的,无法削减。很快,底特律陷入了借钱堵窟窿的恶性循环。2006年底特律市政府的财政赤字为1.73亿美元,7年后的今天已经飙升到3亿多美元。收入太少,支出太多,破产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底特律不是一朝建成,也不是一朝沦落。这座城市的衰败既有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大背景,也有底特律城市管理混乱、发展战略失误等主观因素。

底特律破产的最根本原因是汽车业的衰落,底特律过度单一依靠汽车制造业,这一点与政府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当底特律丧失优势时,却没有替代产业,城市单一产业的弊病很快就暴露出来,可以说,底特律老城所面临的困境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

而近年来美国其它几个城市的破产,原因则各不相同。加州奥兰治县破产的原因是投资失败,该县财务负责人把资金投资于高风险的华尔街债券市场,造成了16.4亿美元的巨亏,不得不在1994年宣布破产,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府破产案;10年前,斯托克顿市由于毗邻旧金山高科技公司聚集的湾区,房地产市场兴旺一时。但次贷危机爆发后,房地产泡沫破裂,给斯托克顿造成的打击超乎想象。近几年,该市已经成为全美房屋法拍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底特律的没落,固然有产业枯荣的客观因素,但城市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未在产业经历深度调整背景下及时调整城市发展方向,无疑是酿成底特律今日之殇的重要原因。

国际性的投行和媒体很长时间以来都认为,地方债是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中国将有可能因负债累累而导致财政上的崩溃。当然,这一幕至今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地方政府自有应对之策:一是赖债不还,地方政府拖欠开发商的钱,开发商就拖欠包工头的钱,包工头就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二是加快卖地,把地从农民手中廉价收购过来,以天价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推高房价卖给百姓;三是由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还钱。这几种办法,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但人人都明白,这些做法已经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地方政府破产所提供的第四种选择,就具有了别样的意义。

变则通,通则久。城市发展必须具备长久眼光,必须不断追求善治。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不知调整,终会被这个时代落下。底特律老迈的背影,值得深思。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