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7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险资追捧基建债权
风险甄别遇考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险资追捧基建债权风险甄别遇考验

保险公司纷纷发起设立一批基建债权投资计划。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114项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备案金额已超过350亿元,平均项目期限为7年多,这些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固定收益率普遍在5%以上。

专家指出,在“盘活存量”政策指引下,投资基建债权投资计划是险资参与实体经济重要方式,预计下半年险资在该领域投资仍会加大。

基建债权计划受青睐

2013年2月20日,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了华泰-国投煤炭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发行规模15亿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为7年。

2013年4月25日,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成功发起设立“太平洋-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债权投资计划”。该投资计划于3月29日经保监会指定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登记中心注册,募集资金20亿元,投资于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项目,期限3年;偿债主体为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本息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业内人士分析,伴随城镇化进程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亟须资金,保险机构较低的融资利率恰好满足这些项目的需求,投资公路、铁路、核电、风电、火电、水电、水利和煤炭等行业的基建债权投资计划已成为一种风向。

除此之外,一些挂钩保险产品相继推出,例如,“泰康财富智选-基础设施全能保险计划”,太平人寿“太平盛世金享-南水一号全能保险计划”等,这些产品的投资账户直接挂钩相关基建项目。

“基础设施投资收益稳定,适合保险资金久期较长资产配置。投资计划期限以5到10年为主,投资收益率一般在6%到8%之间,在投资环境不佳的市场环境下,是个不错的投资渠道。”泰康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内部人士梁涛(化名)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另类投资可改善保险公司投资结构和投资收益,所占比重还有提高空间,是保险公司下半年重点投资方向。”

险资投资渠道放宽效应显现

2012年6月份,保监会推出一系列险资投资新政,其中专门拟定《关于调整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有关规定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扩大了险资可投资的基金债权计划项目范围,偿债主体中新增“中央大型企业(集团)直接控股的企业,以及省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并调低了偿债主体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要求,意味着纳入险资可投资范围的基建项目增加。

“资本市场不好,而债权计划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国债收益率,一般能保证6%以上。在其他投资渠道还未进入实质投资阶段,债权计划不失为保险资金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梁涛指出,“险资投资渠道放宽带来的效应已显现。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另类投资账户收益率达6%以上,债券账户收益仅有4%。”

保监会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险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为12.22%。同期,其他投资占比为11.75%,已开始与股票基金投资平分秋色。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很多地方基建项目带有公益性和半公益性质,项目还款来源多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因此,保险机构通过上述合作获得的收益并不高。

“保险机构之所以热衷参与,看重的是在帮助地方政府解决资金燃眉之急后,未来能与各地合作发展养老地产,参与地方社保资金及公积金运营,涉足小微金融业务等。”梁涛表示。

项目风险甄别能力考验险企

不过,由于之前出现过地方融资平台违约事件,业内人士不免担心一些保险债权计划是否也会存在此类风险,从而成为凶猛增长之地方债务的接盘者。

一位保险资管业人士担忧说,“随着优质基础资产和项目的减少以及债权计划创设门槛的降低,未来债权计划发行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平台风险向保险资金转移的可能性,整个债权计划类产品的信用风险水平会比此前更高。”

此外,一位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控制部负责人还说,不少偿债主体由其母公司提供担保,这种担保的有效性让人怀疑。他认为,要寻找那些背景实力雄厚、银行愿意提供担保的项目,“要认真考察资金安全性、投资收益比等综合因素。”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随着险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在业内确实产生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或拖累保险业的忧虑,因此在监管方面要求险资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通过调整认可资产比例控制险资投资风险。

“目前保险公司投资较多的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基建债权项目,只要经济正常发展,风险很小,基本在可控范围内,但随着保险资金投资地方项目的增多,保险机构自身需要较以前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梁涛认为,保险公司在挑选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项目资质进行全方位的考量,这尤其对于风控能力较弱的中小保险公司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