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7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史鹏翔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当前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安全高效煤炭企业和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如何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不断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向心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也是搞活企业,提高工作执行力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就会拥有无穷的活力。那么,如何调动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呢?我认为,至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营造和谐氛围

“尊重和理解职工”是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要从职工的利益出发,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和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职工就会感到踏实和有奔头,就会更加热爱并关心自己的企业,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政工领导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平易近人。将“尊重和理解职工”作为一条政治纪律,大力营造尊重和理解职工的和谐氛围。在工作环境上,企业要尽力为职工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积极改造不利于职工身体健康,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环境和设施,在生活上要重点抓好“两堂一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职工搞好福利,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愉快工作,体面生活。要利用节假日或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还要为职工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以及小革新、小改制、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充分开发人才潜能,激发职工的创造力。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进行员工激励的目的,是要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效应,为企业的有效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常见的激励因素有:工作安全感、满意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工作具有挑战性、安全无乱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决策、晋升的机会、融洽的人际关系、工作被承认、个人成就感、自我实现。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为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虽然提高物质待遇可以暂时弥补员工对精神待遇的不满,而造成管理上的冲突。但大量企业管理证明,用提高物质待遇的方法来弥补精神待遇的不满是得不偿失的,久而久之,企业的薪酬管理还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企业领导只有认识到精神待遇的重要性才能全面地把握员工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人性化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如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主权,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目标能否实现,就看它能不能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物质手段和行政手段是不行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由金钱和权力就能刺激出来的,而是经过反复净化和升华了的动机。只有始终坚持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优势,才能使广大职工有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才能调动和激励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是今后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企业改革、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企业党组织应将党的理念有机融合到企业文化之中,在设计企业文化内涵、建立企业文化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培育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切实形成一种有别于其他企业,能反映本企业管理风格,被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可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