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7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曲线变革
银行业务渗透互联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曲线变革银行业务渗透互联网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以互联网企业为平台实现金融互联网的变革。

日前,光大银行宣布与乐视网合作推出具有“瞬时贷”功能的“乐迷卡”,这是继早前交通银行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阿里小贷、民生银行与慧聪网联合推出的企业信用卡等之后,商业银行结盟互联网巨头逆袭互联网金融的最新案例。

“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款速度快,授信额度高。”成功申请乐迷卡的网友张大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通常情况下,申请消费贷款最快也要1天放款,瞬时贷前后则只需要20分钟,而且初始额度可以达数千元。

创新逐步深化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线申请信用卡并不罕见,很多银行官网都有开通这一通道,瞬时贷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直接在乐视网消费过程中申请,快速获得授信之后直接用于消费。

信用卡作为一种变相小额信贷,已经不是第一次由商业银行结合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创新了。今年年初,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携手慧聪网推出民生慧聪新e贷白金信用卡,针对企业法人发放最高50万元的大额信用卡,而且循环授信、随借随还、收费灵活。

根据记者观察,民生银行联合慧聪网这一举动与交通银行早前与阿里小贷的合作很是类似,都是以平台大数据生成的用户信用等级为授信依据,以平台作为担保,由银行发放贷款,唯一不同的是放款形式,民生银行是通过信用卡,交通银行依然走的是传统贷款。

综合这三个案例不难发现,商业银行结合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正在一步步深化。交通银行开创了金融互联网的先河,包括放贷群体和授信依据,放贷形式却没有发生变化;民生银行经过创新将贷款通过信用卡的形式发放,为放贷增加了循环授信、随借随还等信用卡的特性;而光大银行与乐视网推出的具有瞬时贷功能的乐迷卡,则进一步将这种创新渗透到了网络个人信贷领域。

借力互联网平台

光大银行上述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合作看重的是乐视网庞大的用户基数。据悉,乐视网月均覆盖人数超过1亿,付费用户超过60万,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增长当中。通过与乐视网的合作,光大银行瞬间拥有了过亿的目标群体以及数十万核心受众群体。

“不仅仅是乐视网,互联网企业动不动就是数亿的用户资源,即使是企业资源也能达到数十万的级别,像慧聪网也有数十万商家,阿里更是有数百万。现在很多银行分行贷款任务特别大,到哪里去找资源?互联网企业是再好不过了。”有金融业分析人士说。

另外,互联网企业对于商业银行的帮助还在于领先的社会营销方式,这是一种通过网络、微博甚至是微信等新媒体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传播效果的营销方式。例如,早前余额宝名噪一时就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支付宝成功的营销手段,反观商业银行除了工商的善融商务推出时火过一阵之后,很少能占据舆论热点。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金融互联网创新的氛围和灵感。商业银行作为典型的传统垄断企业,多年来一直创新乏力,而这恰恰是互联网企业最为擅长的地方,商业银行如能在合作中找到创新的灵感,自然不用担心阿里金融的冲击了。”上述金融业分析人士还说。

逆袭互联网金融

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涉足互联网并非新鲜事。根据《中国企业报》记者统计,传统的网上银行自不必说,几乎8成以上的商业银行都已经推出了手机银行,甚至有建行、工商、平安和中信等4家商业银行推出了金融商城。

“商业银行做互联网金融肯定做不过互联网企业,他们缺乏必需的互联网基因,包括对于用户需求的深刻把握、灵活宽松的创新机制以及多年积累的大数据。目前来看,阿里金融等已经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一位金融企业人士评论说。

这种情况下,部分商业银行被迫在独立的金融互联网业务之外,开始了与互联网企业在金融互联网领域的合作。

正如前面提到的,最早阿里小贷就是由交通银行为阿里商家提供贷款的,(这一模式还被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复制)年初民生银行选择与慧聪网合作为其商家提供企业级高额信用卡,日前光大银行联合乐视网推出的具有瞬时贷功能的信用卡则是最新的一例。

这位企业人士指出,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利用互联网企业的海量用户、业务创新和更具效果的营销手段等优势,商业银行可以短时间内嫁接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基因和优势,实现互联网金融的逆袭。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甘作商业银行金融互联网的跳板,例如阿里小贷与交通银行的合作破裂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鉴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资金上的短板,有消息表明,阿里金融已经在尝试再次向商业银行开放平台资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