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产业公司
 

2013年7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助政府调控、大企业出手的模式,完成对奶制品行业的重组,达到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目标,也被认为是短期内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

光明乳业扩张难掩质量失控风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

光明乳业扩张难掩质量失控风险

资本运作正在成为当下中国奶制品行业做大做强的“通行证”。

日前,在蒙牛乳业(2319.HK)与雅士利国际(1230.HK)共同发布联合要约公告,前者宣布以现金方式收购后者全部股份同时,光明乳业(600597)的海外控股子公司新莱特也宣布在新西兰市场谋求IPO,募集资金用于加大对奶粉产业链完善。

资本并购并未给中国的奶企带来如期增长。公告显示:光明乳业在2013年1季度业绩低于预期,正是源于新西兰工厂新莱特亏损1000多万元所致。新西兰工厂收入占光明乳业收入的14%左右,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这家由光明乳业于2010年投资3.82亿元收购的新西兰工厂,近年来并未给公司在奶粉业务带来更多的帮助。截至2012年底,光明乳业的液态奶产品占比仍高达71%,曾被公司寄予厚望的“培儿贝瑞”高端奶粉品牌,业绩贡献并不明显。

曾经的并购阴云

并购式扩张,一度是光明乳业及其控股股东光明食品“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过去七年间,兼并收购是支撑光明食品集团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被其运作于旗下的乳业、食品等各个板块。

截至2012年底,公司年报显示,光明乳业在上海之外,还分别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天津、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山东德州、河南郑州、江苏南京、浙江宁波建立全资或合资子公司。同时,还在上海、新西兰、浙江金华建立奶牛养殖场。

正是得益于这种快速扩张的外力拉动,光明乳业总营收则于2011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7.88亿元后,于2012年也实现137.75亿元的总营收。

“如果不是在2005年遭遇快速扩张后的管理失控,从而在郑州被媒体爆出合资企业郑州光明山盟乳业存在回收牛奶再加工销售事件后,光明乳业营收冲百亿的时间应该会提前两年”。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

在2005年年报中,公司管理层也公开检讨,“媒体对乳品行业的高度敏感和关注,国家对乳品产业的政策性导向和介入,都给乳品业发展增加难度和成本。郑州事件所造成的危机给公司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在给光明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带来规模上成倍增长的同时,却又因为对子公司管理不严、自身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反而因为意外突发的“产品质量事件”,给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增加了许多阴影。

在光明“郑州事件”之后,随即则是波及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也折射出一个行业共病:中国的奶品生产企业并不少,全国性的奶业龙头企业数量也不少。但从近年来的奶品市场所暴露的各种问题来看,不仅中小奶企存在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大型奶企同样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

对此,奶业专家王丁棉指出,“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家奶企没有在产品质量上发生过问题。这些年来,真正困扰中国奶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难题,并不只是奶企的规模和行业集中度。关键还是如何让每家企业都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敬畏感”。

如今的重组困局

今年6月以来,随着国家再度出手开始专项整顿奶粉企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更是公开表示,“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这对于已跻身“百亿元俱乐部”的光明乳业来说,无疑将成为这一轮国家政策重组奶品制造产业的主角。但早在多年前已经依靠“兼并重组”实现跨区域、跨国界发展的光明乳业,扩张并不顺利。

以产品品类为例,目前光明乳业的业务重心仍依靠液态奶,而在婴儿奶粉等其它产品上,光明乳业并未建立起“齐头并进”稳定增长格局。群益证券分析师刘荟认为,“位于新西兰的新莱特,作为光明奶粉的主要生产基地,虽然公司于2011年底推出婴幼儿奶粉新品、且定位于高端市场,但从2012年的销售情况看,利润不明显”。

在主打产品液态奶的竞争中,光明乳业始终还未摆脱一家“长三角”企业烙印。在竞争激烈的华北市场上,面对三元、伊利、蒙牛等竞争对手博弈,光明乳业华北事业部在2008年至2012年的4年间一直处于亏损。仅在2012年华北事业部的亏损就高达6335万元。

财经学者、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认为,“散养仍是国内主流的奶牛养殖模式。农户囿于资金压力往往难以保障饲养环境与安全,继而给后续乳品加工埋下各种隐患。显然,根治奶源品质这样的软肋涉及土地污染防控、饲草安全检测、牧场资源整合等多个环节,单单依靠工信部一己之力远未能及”。

同样,借助政府调控、大企业出手的模式,完成对奶制品行业的重组,达到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目标,也被认为是短期内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反而会成为拖累一些大企业“做强”的包袱。年报显示:2012年中国乳品三剑客之一、过去十多年来一直处在并购扩张中的蒙牛乳业,出现市场份额和净利润双双下跌走势。这同样也给正处在兼重扩张道路过程中的光明乳业提出警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