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七月行动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七月行动大势
 

2013年7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钱荒”读懂中央政府
救赎实体经济的意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李锦

从“钱荒”读懂中央政府救赎实体经济的意图

6月以来,“钱荒”一词轰轰隆隆地碾遍全国。金融机构争取短期资金的战役可用“腥风血雨”来形容。“钱荒”表象之下暴露出的是当前我国银行体系资金空转问题,背后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增量扩张与盘活存量的两条道路的胶着状态,折射出的是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艰难。

到了25日晚,央行终于憋不住了,发声明说已经向银行注入了流动性,中国股市立即作出反应,从1848点当天返回到1900点以上。“钱荒”过去了吗?央行这样做合适吗?会给实体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引起了舆论的声讨。

进入7月,中国经济走势面临新的十字路口。因为7月中旬的国务院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将会是一个关键节点。这次会议将决定上周发酵的“钱荒”风波将被政策导向何方。数千万企业与银行都在关注自己的命运。

将“钱荒”推至顶点的最后一股力量是央行?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原则方向。

一周后,像是有意考验中央政府的意志,中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与央行共同上演了一出弹簧床上蹦蹦跳的游戏,并借此完成了对彼此的压力测试。央行袖手旁观的态度曾让他们大跌眼镜。然而,最终还是央行的“退让”结束了市场的恐慌性下跌。

“钱荒”事情远没有结束。这轮“钱荒”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效力叠加的结果,而最终的推力来自央行的“按兵不动”。央行对流动性调控的新变化则让不少金融机构始料未及,它成为将“钱荒”推至顶点的最后一股力量。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政策的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调整,过去的五年,政府看到经济出现下行风险就急急忙忙出台财政刺激货币政策。经济一下滑马上刺激,一刺激又过热,然后又开始打压紧缩,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终致引发中国金融危机在2013年7、8月间来临的猜想。

这一次,央行迟迟不肯“放水”,这背后是中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决心。将“钱荒”推至顶点的最后一股力量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反映了新一届政府应对金融风险隐患的强硬姿态。

为什么不可以倒闭几家银行?

新一届政府决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取向,彻底打破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预期,倒逼商业银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盘活存量”表态,引发了金融机构对央行可能会冻结流动性的猜想。

这些年,央行总是放水,这种扬汤止沸、挖肉补疮式的“救市”思维,不仅不能让“钱荒”矛盾得到缓解,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钱荒”,甚至是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过度不协调的加剧,最终将会引发美国式的金融危机。这种结局,很多人都已经预料到了。

有人总是担心银行的破产。其实银行的破产是中国金融重组重要的契机,中国没有危机就不能处理巨大的利益集团,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与世界不同的,我们央行调整的利率是终端的存款贷款利率,政策性保护息差,美联储的利率是银行间的利率,这次中国飙涨的是银行间利率,这是中外金融体系差别的体现,这是热钱金融套利的根源。

是不是救银行,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从长远考虑,应该不要救,越救越乱,并且还要痛下决心改革当前的金融体系。目前的金融体系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大患”,在经济方面来看,这一体系严重阻碍了转型升级,这个体系所制造的是过剩产能和巨额的债务,而非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从社会方面来看,这个体系导致了收入差距被不公正地扩大,是社会稳定的隐患。

中国的企业破产了一批又一批,为什么不可以倒闭几家银行?也许倒闭了几家银行,新的改革大幕将从这里揭开。

把被“异化”的金融转化过来

把此次“钱荒”定义为“金融恐慌”更为恰当,其根本原因是当前的中国“不差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走入了极端的困境,实体经济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罕见格局。一方面,民营经济体找不到投资方向,投资无门,转而把大量的现金投资于金融体系和理财产品,导致了金融体系信用盲目扩张;而另一方面,十八大前后新上任的地方官员却干劲冲天,对项目融资表现出火一般的热情,他们所依赖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债券市场等。

其实,银行也“不差钱”,因为金融机构的钱并没有放在实体经济中,而是放在别的地方,比如说房地产,或是放在之前4万亿元的投资中,或是借贷了现在收不回来。

核心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在空转,并到了监管层不能容忍的程度。“钱荒”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金融的“异化”:原本是从金融业到制造业的信贷业务,在通过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味为从金融业到金融业的资金业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体系到处蔓延的“钱荒”表象之下,是实体经济不断失血的恐慌。(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