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金融投资
 

2013年6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迈步“荣誉之路”记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客专项目部团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冯会朝栾思源

迈步“荣誉之路”记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客专项目部团队

项目经理刘文武(左一)陪同集团公司副总王玉松(左二)检查工地

2013年新春佳节,通渭县的百姓沉浸在喜庆而祥和的气氛中时,也注意到了这沉寂静谧的陇中大地上来了一支铁军———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客专8标的建设者。而让他们不解的是,这群陌生人正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地在工地上忙碌着,好像全然忘记了眼下是什么日子。随之出现的,是一条条宽敞平整的便道、一幢幢井然有序的宿舍以及一座座高高耸立的拌和站……

“付出就有回报”。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客专项目部也因此在全线第一家建好项目驻地、第一家挂牌、第一家完成线路复测工作、第一家完成中心试验室建设以及大临建设工作综合排名第一而受到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定西指挥部的表扬。连续在2、3、4、5月份四次获得兰新铁路甘青公司定西指挥部综合考评第一名。

中铁二十局集团承揽的宝兰客专甘肃段8标,地处定西市通渭县境内,线路全长23.715km,总投资19.7亿元。作为宝兰项目部的总指挥,中铁二十局集团二公司常务副经理刘文武身先士卒,1月26日,他便与项目部党工委书记曹永恒早早地带着队伍上场了。

蛇年的春节,通渭是异常的冷,气温常常接近零下二十度,可是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项目部已经打响了新年的第一仗。

中铁二十局集团宝兰客专项目部很多年轻人是第一次接触高铁施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对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以及高标准的施工很不适应。

被称为二十局集团七公司“党校”的宝兰六队,为了让公司第一个高铁项目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队长杨宏更是带头将学习作为了一项工作来执行。除夕那天,六队领导班子一行5人从通渭开车回家时,还冒着大雪,沿着宝天铁路,观摩了沿途的拌和站。因为乡间小路泥泞不堪,他们的车差点陷进深坑。到了拌和站,门卫满怀狐疑地望着他们衣冠不整、满面灰尘的样子,很干脆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事后杨宏回忆说:“门卫压根就不相信我们来学习的说辞。不过也是,在除夕的下午,冒雪学习,也着实不通情理。”门卫架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放他们进去了。他们用手机拍下了照片,用步子丈量了尺寸。而为了更加清楚明白,他们又开车到集团公司大西铁路项目,将临建工程、路基、拌和站细细看了一遍。

项目经理刘文武感触地说:“学习是我们项目的法宝。学习有了成效,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技能、科学的组织施工都会不请自来。”

项目经理刘文武为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带领相关部室人员现场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并要求各级干部做到“小事不过2小时、中事不过半天,大事不过夜”,真抓实干服务现场,切实推进施工进度。在项目管理上采取“目标管理、动态优化、考核激励”等措施,每月分解施工计划、结合当月工程特点,开展主题鲜明的劳动竞赛活动,明确目标、责任到人,考核约束,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干高潮。

从项目部到各工程队,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家。来自集团公司不同单位、不同项目的人共同组建了宝兰项目部这个大家庭。而项目部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所有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统一起来,孕育共同的“宝兰”文化。因此,刘文武和曹永恒两次召开班子会,专门讨论从全体职工征集来的一百多条关于宝兰项目部的文化理念,最终确定了宝兰项目部“求真务实建宝兰,严谨厚德育团队”的宝兰精神;“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科技创新,铸造精品”的宝兰目标;“一家人、一条心、一句话———团结奉献创一流”的宝兰行为准则。

既然是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曹永恒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和项目经理刘文武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严格遵守项目部早点名、周计划、节点考核、夜间巡视等相关规定,为所有人竖起了标杆。

为了让大家真正有家的感觉,项目部上场伊始,就高标准建设了职工宿舍,并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文体设施。食堂更是周周有菜谱、顿顿有花样。

宝兰二队队长宋永贵是第一个赶到通渭工地开始进行临建工作,厨师还未就位,于是他亲自下厨洗菜炒菜,他说:“一家人,一锅饭,生活跟工作一样,我们要继续发扬二队老传统:‘齐心协力渡难关、团结一致干工作’的作风,在宝兰项目再立新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荣誉不断、赞扬不绝,但是“宝兰人”却没有丝毫骄傲懈怠,他们保持着永不满足的劲头,洋溢着“永争第一,永保第一”的气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宝兰人”的荣誉之路,才刚刚启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