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金融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金融投资
 

2013年6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荒”持续发酵银行流动性管理短板凸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钱荒”持续发酵银行流动性管理短板凸显

王利博制图

“钱荒”的蔓延已深刻影响A股。24日,沪指暴跌超过5%击穿2000点,银行股持续跳水。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均跌停,国有五大行中工行、建行、中行、农行跌幅在3%左右,交行跌幅接近5%,而股份制银行跌幅则均超过了5%。

进入6月以来,中国银行业“钱荒”问题持续发酵。先是有“光大银行因头寸紧张,令交易方兴业银行到期资金无法收回”,紧接着传言“20日下午,中国银行资金违约,交易时间过了半个小时还找不到资金,且市场资金缺口千亿规模。”尽管各大行对资金违约传闻及时进行了澄清和辟谣,但最近一个月以来,市场资金面出现罕见紧张的局面已成不争的事实。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做空中国”的传言在资本市场已经蔓延开来,国际游资从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纷纷撤回欧美,黄金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系统资金供应量大幅下降。国际知名投行大量抛售国内银行股,进一步打压市场行情,投资者信心也遭受重创,纷纷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撤资减亏。

“违约”传闻下的银行资金市场

6月6日,市场传闻,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资本金本应到期,但因为头寸紧张,光大银行选择违约,导致兴业银行的千亿到期资金未能收回。两大银行资金面齐齐告急,不得不向四大行要求支援。

对此,中国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上海)中心总经理在其认证微博予以否认,称光大银行备付充分,与所有交易对手交易正常。兴业银行也加以否认。

6月19日至21日,银行间市场出现了牵动整个中国金融体系的惊心动魄的72小时剧烈震荡。

有业内人士指出,每年的6月和12月,银行机构面临着月末和季末的双重考核,存在“借钱”的冲动,是历年来的资金需求高峰。而在往年,央行通常会在资金最紧缺的时刻出手干预市场,注入部分资金,以平抑资金价格。这种行为令不少金融机构对央行有了依赖,认为央行始终会为整个市场托底。此前,已有外媒报道四大行呼吁央行在本周三前降存准,以缓解资金压力,但央行不为所动。

也有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央行对同业市场采取的是“按兵不动”的态度,不管市场如何波动,就是不出手干预。不仅如此,央行还继续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而不少银行由于误判,在6月份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到期资金安排,导致出现了高价借钱和交易违约的情况。

“钱荒”背后的市场猜想

据统计,仅上周以来同业拆借市场日均成交高达800亿元以上,此次“钱荒”的“震中”也正是来自同业拆借市场。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22日在广州指出,内地银行业当前出现的“钱荒”现象,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集中爆发的表现。今年6月以来,中国银行业“钱荒”问题持续发酵。为了吸纳资金,各银行纷纷投入“抢钱大战”,竞相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并降低购买门槛。

张承惠表示,今年5月份,内地银行间回购利率的水平还保持相对稳定,但从6月6日开始,回购利率出现快速攀升,“隔夜拆借利率最高达到9.8%”。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极度紧张。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达13.4440%,创下历史新高;七天利率也首次突破10%,达11.0040%。

张承惠分析,银行出现接近于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银行接近半年报时点,对资金需求较大,较为惜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强化理财监管和跨境套利交易监管,也导致各银行需要增加资金以满足合规要求。此外,部分银行对流动性盲目乐观,没有做好资金控制以及贷款增加过猛(6月份前10天增加近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等亦是诱因。

边晓瑜则认为,上述银行资金违约或导致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增加。同时,资金短缺将滋生投资者负面情绪,在国内实体经济本已萎靡萧条之际,制造业融资难、民企融资难等问题会再度升级,国内闲置资金或进一步涌向房地产、文化旅游、高铁等领域。

对于央行的“淡定”,张承惠说,央行坚持不救市,是要商业银行更审慎地对待风险控制、改进流动性管理。张承惠还表示,从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来看,降息难以引导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入实体经济,“今年以来‘金融热、经济冷’现象已表明,降息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

监管层应通力协作平息市场恐慌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市场上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充裕,只是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而热钱流出和货币政策从紧,尤其是央行对银行间市场的态度与此前明显不同,导致不少金融机构误判,没有及时、足额准备好本月到期资金安排,进而出现了短暂的流动性枯竭甚至出现了违约,加上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终于使得资金市场利率飙升。

多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当前资金紧缺的状况的确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受“钱荒”影响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包括基金、券商、信托在内的整个金融业均有波及。同时业内专家普遍相信,此次“钱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记者最新获悉,在受到央行窗口指导后,四大行6月前半月新增贷款在猛增后又迅即回落。来自申银万国的调研统计显示,截至16日,四大行新增贷款接近1770亿,较6月上旬回落约400亿,申万因此小幅下调6月金融机构整体新增贷款预期至1万亿。

据申万获得的信息显示,上旬较猛烈的信贷反弹最终引致央行窗口指导,且央行压制流动性态度较为坚决,同时由于前期部分贷款到期,致信贷存量整体下降。

边晓瑜认为,一方面,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应通力协作,加强监察督导工作,将所涉资金数量、动向、涉事银行做详细统计,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给予坚决处理,若仅是传言则要还原事实;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洁身自好,认真学习并贯彻银行同业市场的相关规定,并对今后内部资金流向做认真统计和审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