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综合
 

2013年6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炼化:“零排放”的绿色追求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博张晨璐

海南炼化:“零排放”的绿色追求

中国石化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为营造蓝天碧水做贡献。图为绿色的海南炼化厂区。

它荟萃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半个多世纪的技术积淀、科研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它依靠国内骨干装备制造力量,发挥国有集团公司的集团军优势而精心打造新型炼化生产联合装置;并且,它还是中国石化步入21世纪整体设计、整体新建的第一家千万吨级炼化企业……它就是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炼化”)。

海南炼化虽是石化企业,但做的是环保事业。《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南炼化之所以能称雄同行,靠的是两个优势,一个是工艺,再一个就是节能。

工艺精益求精

致力循环产业链

在海南炼化成品油罐区,有一根管线正在接收着来自洋浦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污水作为公司工业水补水。

在原来当地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排入大海,现在经过海南炼化改造直接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作为工业补水,这不仅减少了污水外排,还节约了工业补水量,这种将水进行循环利用,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体现了环保,真是一举两得。

海南炼化董事长、总经理王玉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自投产以来,海南炼化积极探索实现污水零排放的途径和方法,并成功开发应用多项节水减排技术。”

据王玉冰介绍,污水处理厂推行污水“清污分流、分污而治”的运行理念和措施,区分各种污水来源,将来水分为含油和含盐两个系统处理,各个击破,效果显著。

海南炼化引入洋浦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的市政污水,替代新鲜水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三剂配制用水、绿化用水和清洁用水等,每年可节约新鲜水约60万立方米,减少费用1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炼化在国内率先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加氢型炼油工艺,与传统手段相比,流程减少近一半,而且把原油吃干榨尽。

王玉冰运用数据进一步解释了把原油吃干榨尽的真谛,“焦化路线20%的渣油进焦化,一部分油变成焦炭,而海南炼化加氢工艺把渣油加氢脱硫,脱氮,脱金属,全部转化为轻质油。海南炼化轻质油收率接近81%,中国石化的平均水平大概在76%左右,相当于海南炼化加工一吨油比同行业的水平要多生产50到60公斤的轻质油。”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年增效益十亿元

海南炼化安全环保起点高,直接用于安全、环保设施的投资近20亿元,严格遵循“本质安全”、“节能减排”和“零泄漏、零污染”的原则,全部指标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2007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海南炼化始终把践行绿色低碳、保护好海南碧海蓝天作为重要原则。”王玉冰说。

经过装置运行优化、系统优化及实施多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全厂能耗逐年大幅下降,炼油综合能耗由设计值84.8千克标油/吨原料油下降至2012年的59.98千克标油/吨原料油,累计节约能耗达29.7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18万吨。不但创造了可观的环保和社会效益,也由此带来了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仅2012年综合能耗降低一项指标就带来10亿元的经济效益。

王玉冰自豪地说,“今年1—5月份,炼油综合水耗0.35吨/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98.58%,外排COD为零,污水回用率87.42%,污水外排合格率100%。切实做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厂区雨水微排放。”

海南炼化作为海南省石油化工产业的龙头,对石化产业链的延伸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海南逸盛21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10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项目、中国石化205万立方米成品油保税库项目和255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正在紧张施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