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受制于材料、精度、强度等方面的限制,实际的应用范围可能主要限于小批量、定制化领域特别是其中的模具制造方面,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迹象暂时不太明朗
受材料限制3D打印商业化艰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奎涛
受材料限制3D打印商业化艰难
当电视厂商还在为如何让人们看到3D电视大伤脑筋的时候,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将人们置身于真正的“3D”世界了。从衣服到汽车,从手枪到飞机,越来越多的产品正被3D打印机“打”出来。
这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以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细胞组织等特殊材料为原料,最终塑造出实体产品的打印技术。相比传统大工厂制造,3D打印制造方式用料省、成本低,大有取而代之的气势。
然而,慧聪研究ICT事业部负责人张本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D技术受制于材料、精度、强度等方面的限制,实际的应用范围可能主要限于小批量、定制化领域特别是其中的模具制造方面,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迹象暂时不太明朗。
新一轮工业革命
“3D打印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内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领域。”日前召开的3D打印产业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徐志磊表示,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能够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
这不是第一次将3D打印上升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度。
今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就曾刊文声称,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则是“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明显优势,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制造业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模具,包括定型、切削,完全都是手工的,而且需要反复试验,定型之后这些模具就失去利用价值了,耗时较长,成本较高,浪费严重。”张本厚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3D打印直接从数据生成产品,而且节材能达到90%。
不过,徐志磊更加看重的是3D打印技术对于工厂这种生产方式的颠覆。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将人力、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集中到工厂的生产方式广泛普及。而在3D打印技术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将是一个“工厂”式生产中心,而且更加灵活、投入更少。
制造业弯道超车
联想到3D打印对于工业发展的革命性作用,部分国家已经将其列入了国家发展规划。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就宣布将投入5亿美元用于3D打印,确保美国制造业回流。在一向被指责为大而不强的中国,3D打印更是承载着中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的厚望。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认为,中国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首位,依靠传统技术难以为继,必须借助3D打印等先进技术。
在中国制造业中,能够从起步阶段就与世界处于同一水平的,3D打印技术当属其一。早在2009年,中国就利用3D打印技术为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制造了主风挡窗框,用时从传统工艺的2年缩短到40天,而且成本不及模具的1/10。
“只要能在计算机上设计成三维图形的东西,无论是造型各异的服装、精美的工艺品,还是个性化的车子,如果材料问题解决了,都可以打印出来。”史玉升还说,3D打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制造业在设备、技术上的短板。
据悉,中国今年4月出台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入选其中,并将获得不超过4000万元的国拨经费支持。
前景或被过分夸大
从学者到企业,再到政府,中国发展3D打印技术的决心众志成城。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更是直言,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场,这一市场在未来三年从约1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00亿元。
不过,张本厚认为,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3D打印的应用范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广泛。因为3D打印机必须使用与模型相同的材质,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做成胶水和粉末这些适应打印的形态,部分能做出来也因为做工昂贵不利于普及。
“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经历了数百年的积累,在精益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方面优势明显,3D打印技术能否在精度上达到传统机械加工零件需达到的微米级别,同时还要以同样高的效率生产出来,这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张本厚说。
此外,在3D打印引以为傲的成本方面,虽然减少了切削等环节,却增加了软件、设计、材料等环节,如果加上产品合格率低造成的浪费,实际成本节省还是增加很难一概而论。实际上,打印成本偏高是不争的事实,每克成本10到100元,放在某些行业可能得不偿失。
罗军坦承,3D打印的价值真正发挥,将会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