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帮助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它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双赢的战略合作。
———何众志
高盛工行合作是典型双赢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何众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何众志:高盛工行合作是典型双赢
5月20日收盘后,外资投行高盛通过场外大宗交易的方式,以每股5.47—5.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大约15.8亿中国工商银行H股,套现约11.2亿美元。至此,高盛已清出其在工行所有持股。高盛抛盘后,淡马锡21日斥资15.4亿港元增持2.8亿股工行H股股份。高盛为什么抛盘?淡马锡又为什么接盘?中国金融改革应从何处起航?就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何众志。
高盛抛盘
是补充流动性的需要
《中国企业报》:自工行实现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后,整体实力持续增强。资产规模、核心资本、存款总额以及公司市值等指标均居全球金融同业首位。2012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387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在您看来,高盛为什么会清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的股份?
何众志:目前来看,普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高盛内部的原因。需要补充巴塞尔协议3关于银行监管新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高盛在美国国内的赢利不是很好,工行是它近几年里最赚钱的一支股份。此次抛售应该是它的获利回吐,用清空工行股份的获利来补充其全球流动性。
另一种是唱衰中国经济。这适应了国外一些机构对中国银行业坏账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心,高盛利用这个机会把已经赚的钱进行抛售,长期不看好中国经济。
我认为应该看市场的反应来判断哪种观点更为合理。高盛抛盘后,其它机构尤其是淡马锡马上就接盘了,基本上把高盛抛出的股份全部接下了。这样,从投资者反应来看,不看好或者唱衰中国经济这一论点并不成立。由高盛抛盘来判断中国经济走势以及银行业的不乐观还是缺乏根据的。
我个人的观点是,高盛还有另外的一层战略性意思。从战略投资的角度讲,高盛从7年前就跟工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抛出股票,标志着高盛跟工行第一阶段的战略合作已经结束。作为一个全球顶级的投行,高盛所看重的不仅仅是工行丰厚的获利机会,同时也想把工行作为一个进入中国,开展它所擅长的投行业务的一个入门。
但7年的战略合作,高盛没有找到一个全面开展其投行业务的机会,所以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这时候又面临资金流动性的压力,选择这个时候抛售工行股票是可以理解的。
我认为,接下来高盛还会继续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当然,这个并不是高盛自己能决定的,这跟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有关。
《中国企业报》:经增持后,淡马锡持有工行H股股权已增加至7.04%。您认为淡马锡接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何众志:淡马锡通过增持工行股份,其战略目的是寻找在中国开展更为广泛的投资和金融服务的机会,而且是长期合作的机会,不会是短期的套利行为。这充分说明它长期看好中国经济。
工行和高盛的
战略合作是双赢
《中国企业报》:2005年到2010年间,建行、工行、中行、农行先后在香港上市。除农行外,建行、中行和工行改制重组上市的一大特点是引进高盛等国际投行以及金融财团。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资本,弥补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国际投行和金融财团的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您觉得工行实现当初的这个目的了吗?
何众志: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四大行通过引进国际上的战略投资者,吸收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利用他们的客户渠道,从原来坏账率那么高的经营困境,变成全球最赚钱的银行,短短几年实现这个目标,完成华丽转身,至少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成功地实现了。
当然,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最初是剥离出去的,然后是把其优良资产包装上市。剥离的坏账哪儿去了?这些年通过货币超发,把不良资产慢慢稀释了,最后老百姓为此承担了通货膨胀的代价。
从长期来看,如何应对中国经济一些潜在的风险,增强内部管理,应该是中国银行业的首要目标;另一方面,怎样实现国际化也是一个大的问题,现在四大行还都只是中国的银行,如何走向世界,在全球驰骋,成为世界性的银行,应是下一阶段战略目标。在这个战略中,估计还要借助高盛等国际投行这些大船进行二次起航。当然,第二次战略合作也是双向性的,中国的银行走向国际化、国外投行进入中国市场双方都有再次合作的意愿,但时机还需要把握。
《中国企业报》:中资银行如何做才能避免成为外资投行的提款机?
何众志:这个问题应该更加开放性地看待。应该看到当时高盛刚进入时,中国整个银行业的坏账率是很高的,在国际上普遍对中国金融业有担心,未来很不确定的时候,高盛能够敢于进入中国市场,应该说还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高盛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帮助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它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双赢的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