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调查
 

2013年6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镁都烦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特约记者苗贵柱

镁都烦恼

今年以来,中国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因市场低迷、价格持续下滑而宣告终结,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代表区域陕西省府谷县也未能独善其身。为破解产业困境,日前,陕西省确定府谷县为首个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

以煤为代表,府谷的能源资源特别丰富。同时,其金属镁的产量占世界金属镁产量的1/4,被称为“中国镁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镁都”如何破解多年粗放式开发遗留下的生态环境难题,成为中国首个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面临的一次大考。

资源开采“伤疤”

在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工作动员大会上,府谷县委书记张惠荣表示,作为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争取让府谷这块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试验田”成为全省民营经济产业集聚的新高地、体制创新的新典范、科学发展的新特区,让府谷人民成为全省幸福指数最高的县域区域。

但就在这个陕西省幸福指数最高的“预备”城市,一件企业排污引发的惨案聚焦了公众的关注。

2013年4月29日,府谷县新民镇刘家庙村10岁男孩郭帅为捡篮球落入一污水池中,他的姑姑和爷爷为救他相继下水,结果3个人都没能再上来。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得知,事发地点污水池的主人正是府谷县当地著名企业———金万通镁业。记者就此事采访金万通镁业,包括其高管在内的所有负责人均拒绝作出任何回应。

记者了解到,府谷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该县经济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

府谷县在享受了地下资源带来的财富之后,开始正视多年粗放式开发后其生态环境恶劣“满目疮痍”的窘境。

“现在人们基本不怎么出门,因为出去一会儿人就灰尘满面。”刘家庙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树都没有了,水土流失也很严重,地面上都光秃秃的,随便小风一刮,土就扬起来了。”

生态修复艰难

“由于利益驱动,形成了府谷县矿产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了乡镇、个体矿迅猛发展。这些小矿大多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陈旧,技术力量薄弱,环保措施不到位,回采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这种大量‘掠夺式’的开采使得府谷县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虽说这两年县里开始整改,但很多开矿开采遗留的生态破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以府谷县西北端的大昌汗镇石岩塔村为例,长期的煤炭开采使这里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沉陷、土地裂缝、水资源枯竭等诸多灾害不断发生。

“有的煤矿在大规模采煤过程中,将含有大量煤粉和炸药成分的工程废水用水泵抽出,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向窟野河。”当地村民告诉记者。

来自府谷县的老高川乡老高川村、东城梁村的村民显然也有一肚子苦水:“跟石岩塔村比起来,我们村就更惨了,连续好几年的挖煤,导致我们村土地大面积的塌陷、房屋大面积裂缝。塌陷区离我们的住处只有30米的距离,村子里很多的房屋已经裂缝,其中村民李六十二的房屋裂缝最厉害。村民们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不敢住在已经裂缝的房屋里,为了安全,村民们只好集体临时搭建了彩钢房暂时居住,但条件简陋,只能勉强维持。更严重的是,我们苦苦打下的井和水利局打的自来水工程都已塌陷不能再用了,现在喝水都成问题。”

记者在采访期间发现,府谷县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模式粗放,产业构成单一。

在府谷县成为省级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之后,该县多位民营企业家曾为此建言献策,但都不约而同地赞同,未来经济转型升级要把环境保护放到首位。他们普遍认为,民营资本是把双刃剑,就看在试验田里如何挥舞。如果还不顾及资源保护,有点钱就搞重复建设,那就是经济的倒退。

区域转型艰辛

从2009年开始,府谷连续四年蝉联陕西十强县之首。2011年,府谷位列全国百强县第67位;2012年,府谷金属镁产量21万吨,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

“府谷是个富地方,但是这种富是假富,根源是产业太单一。很多民营企业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以‘煤’打头的产业迟早会断裂。”民营企业家张占良告诉记者,“如果从第二产业赚了钱,投资到第一、三产业,发展大棚菜、海红果等特色种植,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多个产业,做到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发展,老百姓也就看到了希望。”

按照《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府谷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试验区的试验范围为府谷县全境,试验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非煤产业增加值超过800亿元;试验区三次产业结构将达到2∶70∶28。

但是相关数据却告诉我们目前府谷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府谷县政府网站上公开资料显示,府谷县2013年一季度产业数据显示,第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分别为21.90亿元、10.16亿元。而201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仅为1.1∶88∶10.9。

“尽管府谷是陕西民营经济比重最大、最具活力的县,但以资源起家兴业的民营企业,产业至今还停留在大量卖煤和生产金属镁等原料型生产的低端层次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府谷县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