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专题
 

2013年5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珍惜央企管理提升的成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玲玲

要珍惜央企管理提升的成果

今年前四个月,出现了国有企业利润增减“两重天”现象。对于这一现象,有两种议论。一种认为央企增长主要是垄断所致,一种认为主要是央企管理提升的成果。孰是孰非,有必要讨论一下。

财政部5月22日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362.4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国有企业1528.9亿元,同比下降14.7%。

此消息一出,当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同样的经济背景下,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利润一个在升,一个在降。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增减“两重天”的现象呢?对此,业界出现了管理增效论与垄断增效论两种观点。

管理增效论的代表李锦认为,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处的产业地位不同。中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的前端,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反应更快,应对措施更早,相比之下地方国企处于产业的末端,调整应对相对滞后。央企转型升级明显比地方企业要快,国资委去年上半年开始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目前盈利较好的央企通过加强管理有效止住了‘出血点’。另外,地方国企主要为钢铁、石化、有色等重化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在调结构的情况下暴露出弱势。调整成本很高,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困难要更大些。

垄断增效论的代表谭浩俊认为,央企的实际盈利能力并不强,之所以能够盈利,完全是由于其对社会资源的高度控制,过度占领产业利润的制高点。尤其央企在前两年向地方快速的扩张过程中,享受到很多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正处于爆发期,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中央企业利润的增长。

我们认为,对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处产业的地位不同的见解是客观的。央企之所以能够在经济环境困窘的情况下保持利润的增长,除了与占比较大的油、电以及电信等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强、业绩稳定等因素息息相关外,其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可忽略的。而地方国企更多的在重工、化工和市场竞争性的行业,困难自然要大些。

显然,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来自于内在的动力,也应当重视内在的努力。如果一味地埋怨外部环境,忽略内部因素,是不好的事。

当前,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的因素是必要的。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到紧缩时期。央企的利润也整体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业绩预减和亏损的企业比例增多。

面对如此“寒冬”,央企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管理提升找出了风险点,止住了出血点,保持了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促进了利润的大幅增长。而地方国企的主要经营领域都集中在传统的基础产业,一旦经济放缓,基础性的需求也就随之降低,亏损就成了必然。那么,到底如何突破利润增长困境,加快转型升级,这就要看地方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了。

谭浩俊认为,在地方大量的优惠政策给央企后,为了增长财政收入,地方政府不得不又加大了对地方企业的税收征缴力度,多数企业上缴的税收已经超过了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甚至寅吃卯粮、收过头税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在资金原本就很缺乏、融资成本又很高的情况下,再为了应付税收征缴,甚至不得不依靠银行贷款缴税。

此外,地方国有企业还承担着重要的“保稳定”责任,在明知企业没有能力让职工全部在岗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开工率,最终,就只能以牺牲效益为代价了。这种情况下,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形成利润两重天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分析,自然是有道理的。谭浩俊认为在税收征缴力度和“保稳定”的责任,在央企也同样存在,甚至有过之。

今年,面对着并不乐观的外部环境,央企承担着“保增长”的重大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资委要求央企必须发挥好“稳增长”的中坚力量和骨干作用。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央企充分认识到自身管理的效果,把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把减亏的短期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保持利润增长。

我们看事要说两句话。一方面央企拥有雄厚的资本、较好的市场占有率、竞争力强,这是其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央企采取了全面强化精细化管理,甩掉各种低效无效资产,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好内部资源的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我们不能忽视央企利润增长是其自身管理提升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央企与地方企业出现的利润增减“两重天”现象,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央企要珍惜央企管理提升的成果,继续坚持有效管理,这点不能动摇。地方国有企业应该充分认清形势,从自身实际出发,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也要重视管理提升,尽快地突围利润增长困境。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