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微企村试验
来源:中国企业报
重庆微企村试验
(上接第一版)
那么,在重庆,申请微企有哪些条件?
《中国企业报》记者来到了已经被批准成为微企的亭子桥农家乐。
“要自己有投资才能申请微企的。”好客的“亭子桥农家乐”老板娘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了他们家申请微企的过程。“企业要有10万元的投资存入银行,然后申请微企,还要到合川区工商局参加企业管理、财税知识的培训,一个星期,全是免费的,回来后,验收合格,我们就拿到了2.7万的政府补贴,还会在门前挂上微企的牌子。”
“我们就是怕政府补贴最后又落不实,所以,我们村申请微企的村民必须要有投资,要有项目或者我们帮他找项目。”亭子村村主任郭小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我们也欢迎外来投资。比如水产养殖就是外地老板来投资的,他们是通过我们外出务工村民了解到我们村的自然情况和投资微企政策,主动来投资的。我们就会帮他们做好土地流转等服务。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有3家微企要转公司了。”
探路新型城镇化?
“我们村以前比较贫穷,曾经是外出劳务工输出地,村里在家的年轻人很少。”亭子村支部委员李兴中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当年有2800多人被我们动员出去的。现在有了这么多微企,我们还要动员他们回乡务工。目前约有600人已经返乡,在家乡的微企打工,收入也不低,还能照顾家里,有了一定积蓄,还可以申请微型企业。”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扶植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是看中这些外出务工农民工手里资金会充裕些,眼界见识也不同于当地农民,在外打工也会学来一些技术,还有一些外面的人脉。”姚世明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亭子村的微企不只是本村的村民可以做,他们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其中最大的一家水产养殖场,成立之初,规模流转土地31亩,现已新流转土地41亩,规模扩大到72亩,常年用工量32人,他们还示范带动了周边群众6家,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产品统一回购销售。
在推进和扶植微企的同时,亭子村的“农民新村”住宅建设也已开始,《中国企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位于亭子村中心地带的总规划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上,已经矗立起3座楼房,全村近1600户中,将有500户搬进这个小区。
避免沦为走过场
在亭子村公路边,能看到很多微企的牌子,一位村民指着其中一块“微型企业简介”的牌子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提出质疑:“你看这个牌子上写的,以水果种植销售为主,种植面积达40余亩,亩产值达2万元,年总产值达80万元,这明显是给你们看的嘛!这个水果种植场是种桃的,桃树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我们这里的桃才卖1块钱一斤。”年总产值80万元不知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太和镇亭子村抓住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及重庆市发展微企村的契机,适时推进了微企村的发展,但切不可让这样好的项目走过场、运动式推进,这样,才能确保好项目真正立起来。
“新型城镇化必然会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变成市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但农民离土离乡,不意味着权益的失去。集体土地、资产、权益的量化、股份化后的农民可以有双重身份或多重身份,他们首先是集体经济或新型经济体的合伙人、股东,然后才是新的农业产业工人或城市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甚至是创业者。”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主席王岩在新型乡镇化论坛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