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部分乡镇企业受到不小冲击。尽管它们相对弱小,但却是乡镇一级财政的重要支柱。
城镇化浪潮洗礼京郊乡镇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鲁扬
城镇化浪潮洗礼京郊乡镇企业
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采访发现,因为政府征地导致镇内企业外迁,镇财政收入下滑,农民医保补贴减少,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据温泉镇一位要求匿名的政府负责人介绍,由于靠近中关村科技园,温泉镇一直是海淀区发展的重镇,按照海淀区政府“一镇一园”的布局要求,海淀区北部四镇(西北旺镇、温泉镇、苏家坨镇、上庄镇)建设了4个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的科技园,翠湖云中心就是温泉镇的科技园区,定位为云计算、移动互联与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园区,也是目前经营状况最好的园区。
依照最初的设想,集体产业园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可以通过发展租赁房、建设园中园、培育园区服务业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收入和保障水平,可以让农民从自办科技园中获得稳定、持久的经济收益。村民不仅可以享受物业收益的分红,还可以进入家门口的园区中工作,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随着人流的聚集,也将带动各种服务业的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该政府负责人手指航拍图对《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说,过去温泉镇拥有大大小小数百家企业,可以为镇财政带来稳定的财政收入。一些企业职工租住在农户家里,企业也租赁村里的厂房或库房,这些都是农民的收入来源。现如今,这些收入都不存在了,政府征地拆迁,不仅拆掉了房屋,也拆掉了企业,更拆走了农民的租房收入。
为了完成中关村科技园北扩征地,温泉镇近期又完成了两个村的整体拆迁,虽然农民得到了征地补偿金和免费同面积的住房,但是,许多年轻人就业困难,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主要原因是:新的高科技企业入住园区,没有适合农民的岗位,而如保洁、保安、司机等工作,这些企业也不愿意聘用失地农民,企业认为不好管理;过去在镇上的一些企业,由于征地,也纷纷搬走,既减少了镇财政收入,也减少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
一位当地农民感叹道,农民只能干点儿粗活儿、体力活儿,太苦太累还不愿意干,所以工作就越来越难找,虽然村里有自己的保洁公司打扫卫生,也有物业公司,但岗位有限,还是有很多青壮年在家闲着。
财政部经济问题专家文宗瑜认为,征地拆迁、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而是应促进当地企业发展,提高财政收入,让更多的农民及其后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美好生活。要让农民有多种选择,推动农村的财产变现交易,从而在城市置产置业,有序、体面、安心地生活。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北京十三陵特区时也感受到,对于景区内的33个自然村来说,当地的农民实际居住者已经很少了,很多都是外来租地搞种植,租库房或厂房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人。特区管理处正在申请33个村整体拆迁聚居到陵园外,但难度极大。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农民拆迁后收入的来源及村办企业、个体经营户的后续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