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追踪内蒙古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追踪内蒙古
 

2013年5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优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中和包满达

发挥优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赤峰新城区夜景

风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首要任务。近些年,赤峰市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24892元,人均财政收入23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10元,均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我们必须确保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以上,才能基本赶上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才能在“十三五”期间与全国全区同步发展,进而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机遇。近些年,赤峰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有色冶金、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不断壮大,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成长,城镇化加快推进,交通、电力、水利、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深化改革、释放“红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我们这样以投资拉动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十分有利。赤峰市作为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区,作为资源富集、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必将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中有更大的作为。

以资源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把赤峰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突出赤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赤峰市位于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金银等贵金属和铅锌铜锡钼等有色金属种类多、储量大。2012年,有色金属产业成为赤峰第一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加强探矿找矿和产学研结合是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重点。另外,要推进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与中国有色、中国铝业、铜陵有色、山东黄金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把优势资源、紧缺资源配置给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力争到2015年,有色金属日采选能力突破20万吨,年冶炼能力达到130万吨,年深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

赤峰背靠煤炭资源腹地,是全国最好的陆地风场之一,面向东北、华北能源市场,能源生产和输出条件优越,具有建成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我们要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既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也要大力推进煤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提高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化比例。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生产规模。重点推动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赤峰向北京地区点对点供电和向华北地区供电,拓宽清洁能源输出通道。

赤峰市是自治区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是锡盟煤炭外运的必经之地,赤锡之间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运煤铁路5条,近期运能1亿吨,远期运能2.7亿吨。目前,赤峰市已经建成了一批新型化工项目,大唐国际克旗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13.3亿立方米今年投产并实现向北京供气,明年全部建成,成为北京的第二气源地;国电52万吨化肥、京都6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投产;投资100亿元的宁夏伊品氨基酸等项目正在建设。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有机、无污染农畜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赤峰市耕地2100多万亩、草原8600多万亩,位于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作物产区。年产粮食100亿斤、蔬菜93亿斤、肉类9亿斤,农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好、绿色无污染。生猪、肉牛、肉羊、肉鸭、蔬菜、甜菜、马铃薯生产加工产业链基本形成,获全国驰名商标4个、自治区著名商标32个,88种产品获得有机、绿色认证,谷子、荞麦、绿豆等杂粮杂豆和有机大米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赤峰市距离京津、辽沈等高端消费市场近,农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通道正在逐步打通。

文化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赤峰市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近几年,赤峰市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720万人次,已经成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按照自治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发展定位,赤峰市作为内蒙古的“缩影”和“名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有文章可作。要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培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加快红山文化展示中心、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赤峰南部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乌兰布统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国印城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增加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2015年,旅游业将成为赤峰支柱产业,赤峰成为我国重要的草原文化旅游基地。

以区位为优势扩大城市影响力

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突出了赤峰的区位、人口和历史文化优势,是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提高赤峰知名度、扩大赤峰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赤峰有460万人口,占自治区的1/5,周边400公里范围内没有特大型城市,具备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和可能。近年来,以新城区建设为标志,桥北新区、松北新城开发建设逐步展开,老城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中心城区“西移北扩东进南拓”战略顺利实施,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89平方公里、人口91万,距离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只有一步之遥。《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已经自治区审议通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2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这是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城市建设科学有序进行。保持近些年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态势,继续增加投入,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模、市民需求相适应。加强城市管理。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大力加强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公共场所、便民市场等秩序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水平。要通过多方努力,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

商贸物流业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也是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优先支持的产业。赤峰自古就有北方“旱码头”之称,随着与11个城市航线开通,赤峰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商贸物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一是要继续加快出口通道建设。积极推动在建铁路尽早投入运营,推进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叶赤铁路扩能。二是要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商贸物流业规模,提高商贸物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三是要积极引进更多的知名商业品牌,提高赤峰商贸物流业层次,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

2011年赤峰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我们的目标是2014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今明两年,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市软硬件建设,集中开展交通秩序、私搭乱建、环境卫生等综合整治,实行全方位精细管理和长效管理,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二是要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工程,广泛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三是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既要抓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的各项“规定动作”,更要结合实际创造“自选动作”,发挥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等品牌优势,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分添彩。四是要做好迎接测评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的各项日常工作和日常管理,以优异成绩迎接测评,真实反映赤峰文明水平,确保2014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赤峰有8000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以及清末民初的移民文化一脉相承,“华夏第一村”、“中华第一龙”、“中华祖神像”、“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等声名远播。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要继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展示、利用工作。做好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地展示多姿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继续办好红山文化节、中国印城文化节、王府文化节、兴隆洼文化节、巴林石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提高文化节的层次和品位。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草原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以区域合作推动一体化进程

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是推动赤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建设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是赤峰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赤峰是欠发达地区,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多元、扩大就业规模,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内蒙古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赤峰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具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蒙对口帮扶等政策叠加优势。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动参与京津唐、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和分工协作,积极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努力建设北京市产业转移承接基地、能源保障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辐射带动基地。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以软环境的改善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成功率。

建设中国北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把发展集约高效节水农牧业作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加快中国北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走出一条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道路。

建设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赤峰地处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交汇处,生态环境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同时,赤峰地处燕山北麓、辽河上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还关系到京津、辽沈地区的生态安全。长期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5%提高到了35.1%,赤峰被评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防沙治沙十大标兵单位,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也已通过专家组验收。但赤峰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目前尚有沙化土地2300多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200多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可持续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营造林面积17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8%。积极探索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经济效益的新路子,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落实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群众福祉,归根结底是全市各族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个人努力、社会协力、发展给力,才能离目标、梦想更近一点。

(作者王中和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赤峰市委书记,包满达系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