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好环境引来大项目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平原:好环境引来大项目
联盟主席王少宏与山东省平原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善军签署并交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一个仅有46万人口的县城,在选择经济快速发展还是保护环境面前,选择了后者。“我们希望保护我们这一方净土。”山东省平原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善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平原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平原县确立了“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幸福平原”的主攻方向。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实践,平原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进一步坚定了争创“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三次产业互为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幸福平原将展现在世人面前。”马善军表示。
贫困县做足绿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目前还没有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平原县未雨绸缪,先把节能环保工作做起来。”马善军话锋一转,但是如果要发展,肯定就会增加能耗,平原县希望通过调整,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
按照“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的原则,平原县聘请了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编制完成了《平原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全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了无缝对接。
一是把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按照《发展规划》的要求,既立足当前,抓住关键,强力突破,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又放眼长远,舍得投入精力和财力,认准“发展循环经济”这条路,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不渝抓推进。
二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与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与大企业培植结合起来,做到既相互衔接,又相互促进。同时,按照《发展规划》的相关措施和具体要求,按图索骥抓招商、抓合作、抓项目。
三是把激活内力与广借外力结合起来。一方面是激活内力,把各个层面的思想和认识统一起来,把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让每一位平原人都投身到循环经济发展中来。另一方面是广借外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多与相关产业链条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引进更多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大项目、好项目;多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支持。
“做事情层次太低的话就是盲人摸象,方向不能明确。”这是平原县选择与世界华商节能环保产业合作联盟合作的原因之一,马善军表示,“如果不是足够专业,很难分清孰好孰坏,如果做出错误的决策,投资的方向以及技术就是落后的,与联盟联合可以避免走弯路。”
小县城拒绝大项目
与各地纷纷争抢大项目不同的是,平原县今年否决了两个大项目,而原因只有一个———保护环境。
据马善军介绍,一个是某大型企业的化工项目,资产达到四五十亿,年利税在2亿元到7亿元间,“但是因为其生产产品存在污染,被我们否决了”;另一个项目,是一家央企希望在平原落地一个替代蓄铅电池项目,虽然生产出的产品是节能环保产品,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会有污染,污染量在国家允许范围内,但还是被否定了。
虽然第二个项目是一个好项目,在目前看是节能环保项目,“但我们精益求精,鸡蛋里面挑骨头,希望能有更加清洁环保的项目在平原落地。”马善军表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我们枪毙掉了大项目,但是仍有企业计划在平原落地,而看重的也正是平原对环保的态度。”马善军笑着告诉记者,那家央企随后提出在平原落地一个年产300万吨的清洁油项目,而且在环保上,这家企业有其自己的技术和专利。“辞掉一个项目不但没有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反而使企业对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更加敬佩,再上另一个项目。”
平原引进项目首先需要过循环经济这道门槛。凡是污染环境型项目坚决不上、资源浪费型项目坚决不上、落后淘汰型项目坚决不上。在项目建设上,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项目大开“绿灯”,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一对一”的全方位服务模式,以项目大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大发展。在项目储备上,对年产300万立方米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利用造纸废渣生产装饰材料等42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实行跟踪式管理,适时调整,及时补充,真正形成“滚动式储备、动态式推出、梯队式衔接”的良性循环格局。
微调整更有大收获
过去平原县8个企业7个倒闭,唯一一家没有倒闭的企业还是外企,平原县在经济发展上受到重创。通过调整,今年1月份到4月份,国税增长28%,地税增长25%。
如此骄人的成绩,在马善军看来是转变发展观所带来的效果。“过去上项目,不考虑是否有污染,只要能带来利润就会上,但是是不可持续的,短期是有利润,从长期而言,产业是过剩的,国家调控后,企业最后就没有利润了。”
马善军告诉记者,经济增长快慢是相比较而言的,不是说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经济就增长慢,要分时期而定。“在经济快速膨胀的时候,发展绿色经济确实是慢,但是在经济转型期,粗放经济发展过去后,绿色经济发展相对就不慢了,反而是快的。粗放经济已经成为负增长了,那么我们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快速增长了。”说着,马善军哈哈大笑起来。
平原县已经建立起了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一方面是完善规范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引进与研发并重、吸收与创新同步,不断提升全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推动组建了化工、造纸等5大重点领域循环经济产业联盟,加强政产学研用结合,共同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采取“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办法,在发挥金融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千方百计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马善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相比而言,平原县的土地、水质等环境优于其他地方,那么平原县的农副产品就会优于被污染地的农副产品,利润随之会大大提高,“我们不是看眼前利益,而是看今后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