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派”掌门中国银行业释放变革信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少壮派”掌门中国银行业释放变革信号
一场“换帅潮”正席卷中国银行业。
5月8日,原定去韩国考察的招商银行64岁老帅马蔚华“因年龄原因提出不再担任招商银行主要领导职务”。同日,48岁的建行前零售业务总监、北京分行行长田惠宇被任命为招行新任党委书记。经过相应的程序后,他将接任招行行长一职。
5月10日,在胡怀邦请辞交行董事长25天后,传出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有望升任交行董事长的消息,而前交行副行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彭纯或重返交行填补行长空缺。
5月13日,又传出工行副行长易会满将接任杨凯生,出任工行行长一职。
一连串高管更迭的信息似乎预示着银行业即将到来一场新的变革。
新任高管多为“少壮派”
5月16日,有银行界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涉及国内银行高管,尤其是银行一把手,其调整非常慎重,需要经过多方面多方位的考核,以保障最适合的人在最适合的位置做最适合的事。
这位银行界人士认为,上述人事调整的银行有两个特点,一方面这些银行正在进行大的战略调整或发展正处于关键关口。另一方面,无论是招行还是交行,其新上任的行长,都不到五十岁,且有“年富力强”、“少壮派”、“改革派”之称。
除了年龄因素,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继任者的从业风格被多家银行认可。如马蔚华的继任者田惠宇则被招行董事会认为“年富力强、教育背景良好”,“对境内外银行情况熟悉”、“富开拓精神”等。田惠宇自2011年3月起出任建设银行(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公司)零售业务总监;2011年4月起兼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兼任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主要负责人;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历任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深圳市分行主要负责人、行长等。
交行方面,牛锡明在交行近几年逐渐成熟的董事会运作体系、公司治理框架建设方面功不可没。而彭纯一直被冠以“少壮派”领导之称。
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各大银行高管调整过程中,履新的大部分高管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业务方面也大都是一把好手,并且在小微贷款、电子银行等金融创新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在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各大银行行长首要具备的必然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的勇气。”
业界普遍认为,一批批高管的换位往往伴随着企业改革和业务转型。因此,近期这几家大银行的上任者们均“任重而道远”:如招商银行面临如何深化“二次转型”,交通银行面临“二次改革”的挑战,而工行也面临如何推动“大象转型”以及平稳加快国际化。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银行高管,尤其是行长的更替往往会带来中高层的系列调整,而这也将直接影响到银行改革和业务的转型。
不过,霍肖桦认为,在各大银行高层密集调整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推动金融创新,必然是会对其管理团队进行一定的调整,不过调整幅度不至于到变革的程度。而在业务方面,则会有一定的创新,但战略方向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大的变动。
金融领域或面临变革
近期国内多家银行高管频频“换血”,是巧合还是中央高层的整体思路布局?
霍肖桦认为,“之所以进行高管密集调整,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高管已经履职多年,需要有新鲜血液注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而金融领域则是其中关键地带。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而要想在国际化之后保障货币安全,就必须对利率和汇率进行市场化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中央高层正在对整个金融领域进行全面的布局。
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要想突破、避免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然要对政治体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是改革之后的结果。那么,在全面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要求下,对各大银行进行一定的人事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