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合国企发展的正能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宁邢滋沂

聚合国企发展的正能量

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专家与记者走进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华能集团。在这场创新驱动天津行活动中,胡鞍钢、任玉岭等专家呼吁,舆论界要理直气壮树立央企品牌形象,聚合国企改革正能量。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与正能量相对应的是负能量。负能量是一种“反物质”的能量,会造成情绪不稳,甚至使人丧失原有的自信心,导致许多非文明病症。对于国企来说,正能量自然是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汇聚人心、有益于国企改革与发展进程的能量,负能量则是消极涣散的、抵消改革与发展成就、对国企改革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能量。

近些年来,围绕着国企的种种负面舆情,构成了国企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负能量。国有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受到如此的关注和争议,也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遭遇这样多的挑战和压力。最近,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榜单显示,十大巨亏企业2012年度合计亏损金额高达497.24亿元,全部为央企或地方国企。社会舆论一下子被引向国有企业,引人注目的是“国企是败家子”的说法。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上市公司前十名亏损企业是国企固然是事实,但人们忽视了净利润前十名的上市公司也都是国企。既然亏损和盈利前十名都属于国企,而有些人抛开国企是兴家功臣的事实,片面断言“国企是败家子”实是太不公道了。因为国有企业块头大,盈利亏损都必然排在前列,这是一种规律。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极为浅显的道理。这种不负责任的强加之言,是对国企改革正能量的分割,是负对正的侵袭,是有点以邪压正的味道了。

过去的三十年,国企传递着中国正能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共和国长子”,到现在成长为“共和国脊梁”,国企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与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崛起,发挥着主导作用,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为党执政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2012年,117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1.3万亿元,上缴税金1.9万亿元,10年间年均增速近20%。2002年到2012年,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22.5万亿元,增加近7倍,实力大增,活力凸显。不仅履行经济责任,国有企业还负责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担责。事实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国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功臣,绝不是败家子。

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国企呼唤正能量。国有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企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理应更多地受到社会监督。客观、善意的批评也有助于国有企业规范管理、改进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然而,有些人批评国企是为了否定国企,他们主张国企完全退出市场经济。这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任何片面唱衰国有经济的观点和论调都是对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情况的无视和否定。脱离客观社会基础、全盘否定国有经济的理论和观点对现实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媒体对这种观点的追逐、放大,带来的也只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效应和负能量。

聚合国企改革正能量,必须要打破沉默,理直气壮地宣传国企,塑造国企的品牌形象。在当下,信息传递和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部分,在新闻宣传、形象建设、舆情应对等方面任何消极、回避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国有企业“沉默是金”的消极舆情公关意识,导致的是被负面舆情的损害。及时获悉舆情、及时回应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和公布事实真相,获得舆论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是国有企业良好形象的最大保障,也是参与现代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竞争的必备素质。在未来国企的改革与发展中,要重点做好正面宣传、增信释疑、形象建设等方面工作。要宣传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成就、推进自主创新的新突破、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实践、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进展,唱响主旋律,壮大主流舆论;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和媒体,搭建交流平台,回应社会关切,增进相互理解,以理解促进共赢。

在专家记者天津行活动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的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解决了浅海地区建设这一世界难题,意味着中国拥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建港的实力。而天津IGCC电站则掀开中国洁净煤发电的新篇章,标志着代表世界清洁煤技术前沿水平“绿色煤电”计划取得重大突破。专家与记者们了解这些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过程,都感到振奋,专家认为,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央企科技创新的品牌形象,积极的舆论宣传是一种正能量。正能量上升了,负能量自然会下降。走进央企活动本身便是聚合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正能量行为,应当坚持搞下去。

国企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唯有不断反省自身,树立起好的品牌形象,黄钟大吕之音才能激荡回响。让我们一起扫清混淆视听的杂音,凝聚积极向上的国企精神,传递昂扬抖擞的国企改革正能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