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消费电子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家庭娱乐回归客厅!
索尼凭什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文剑

让家庭娱乐回归客厅!索尼凭什么?

智能连接一个索尼

将消费者重新带回电视机前,这不只是索尼一家企业的愿景,也是全球所有彩电企业共同的目标。的确,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视等个性化移动娱乐终端层出不穷的今天,曾经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客厅一度变得冷清。

索尼到底凭什么能将家庭娱乐回归客厅,让消费者重新回到电视机前?日前,随着包括多款新款4K电视在内的全新BRAVIA电视系列发布,特别是X9000A拥有的两台65寸和55寸的全新4K电视明星产品亮相,其以“4K”技术为主打的同时,还以超高画质、超清图像、智能连接等新鲜功能释放出来的索尼“新家庭娱乐智能观”,在市场和消费者之间引发关注。

抢夺第一眼:还原电视真实色彩

电视对于消费者来说,第一眼的观赏感受很重要。

不过,由于消费者接触到的往往都是有线电视,很容易忽略画面品质:因为有线电视采用的是数字信号,与以前的模拟信号相比,画质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电视厂商里面,只有专注画质的索尼等厂商在自家产品中特别搭载画质增强功能。

以X9000A为例,画面色彩看起来鲜艳靓丽:红色逼真,LED液晶电视难以重现的绿色和蓝色也看起来更接近自然。这种色彩上的差异,正是源自索尼最新技术产物———“TRILUMINOSDisplay”特丽魅彩显示技术。

应用特丽魅彩技术的电视,可以利用更多的颜色来绘制图像,扩展BRAVIA电视机的色域,使色彩更纯净自然,并加强色彩深度。最终,X9000A让电视画面更接近于人眼所看到的自然色彩。

一位电视导购员指出,“消费者对于电视画质的追求并没有停止。此前,很多消费者会选择性忽略电视画质,关键是没有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随着索尼X9000A的推出,特别是特丽魅彩显示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真正爱上电视。”

不过,面对当前开始受到消费者热捧“4K电视(3840×2160)”,消费者要想获得4K清晰度,必须要拥有索尼4K放映机的影院。如此一来,对于X9000A这样主打4K特色的电视高清晰度优势如何体现?

通过在X9000A系列产品中,搭载索尼主研发的4K迅锐图像处理引擎PRO(4KX-RealityPRO),让电视拥有更为强大的图像信息数据库,可以对画面中人物、文字、风景等对象或是数字广播、Blu-ray光盘等不同高清素材进行针对性优化处理,结合MotionflowXR800四倍速驱动800技术,用最适合的方式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这意味着,索尼X9000A为用户提供的不只是一台拥有4K技术规格的超高清终端显示屏,还拥有一个相匹配的4K高清图片处理引擎智能系统,可以主动对各种高清素材进行优化处理,这将会成为4K时代下索尼获得消费者青睐的利器”。

用户攻心战:智能连接一个索尼

当下,距索尼CEO平井一夫提出“一个索尼”的理念已过一年。可以看出,在智能化浪潮下,这一理念正通过索尼4K电视和新“智能”观将旗下各产品线进行有机结合。

这一次,索尼BRAVIA新品搭载了一系列可以将随身智能设备连接至电视的功能。正如索尼希望的,以电视“不变”应对智能设备的“万变”:不堆砌硬件将电视变成客厅里的另一台“电脑”,而是通过把手机等智能设备与电视无缝连接,让专心画质的电视机分享到这些智能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果。这正是索尼的“新家庭娱乐智能观”。

以索尼明星产品X9000A为例,它拥有“One-touchmir-roring”一触镜像和“TVSideView”多屏遥控等功能。用户无需连接家中的WiFi路由器,也无需进行复杂的配对设置,只要拿手中的索尼Xperia智能手机轻触BRAVIA电视附带的一触遥控器,通过“One-touchmirroring”一触镜像功能,手机中的视频照片、游戏应用以及浏览的网页就可以直接在电视的大屏幕上呈现。

都说“攻城不如攻心”,在索尼“新家庭娱乐智能观”中,通过产品和技术的系统创新、硬件与软件的无缝连接等一系列手段,直击消费者对“电视机最本位功能”需求,通过捕获芳心从而实现在智能化时代的再度崛起。

正如索尼高级副总裁、家庭影音娱乐事业本部副总裁高木一郎所说的:“音频、视频都是索尼技术的强项,而将两者与互动性能相结合,并应用到不同的产品中,这在以前很难想象,但是我们做到了。4K技术、特丽魅彩技术在索尼更多产品上的应用,新的‘智能’即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人机界面的统一,未来的全新产品都会是‘OneSony’下诞生的产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