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产业公司
 

2013年5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目前土壤修复有可能出现,在花费了大量资金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后,土壤污染消失了但却丧失土壤功能变成“陶瓷”的现象。

高成本治理下的土壤修复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高成本治理下的土壤修复难题

预防土壤污染终于开始立法了,“早在1995年,我国出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就提出这个法,希望通过法律保障更有效地保证标准的执行,但时至今日一直没有出来。”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很期待,希望能早点出台。”“但是目前还处于框架阶段,一切还都没有定论。”一位参与起草《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的学者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还在专家及相关部门层面进行讨论,有专家提出将重心放在保护层面,保护已有的土壤。”“有行业专家介绍说,目前土壤修复有可能出现,在花费了大量资金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后,土壤污染消失了但却丧失土壤功能变成‘陶瓷’的现象。”上述与会者解释说,也就是事后治理成本太高,花了很多钱不一定达到应有的效果,“但肯定还会涉及治理和预防。”

治理成本百倍土地成本

北京律师董正伟此前向环保部申请公开土壤污染数据,在环保部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中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待核定数据后向社会公布。对此,有解读称,“因为污染过于严重,因此难以公之于众。”“严重性可能是一方面,主要是目前的调查精度不足以评判目前土壤污染的状况。”陈能场认为,还有,数据一旦公布,如果没有详尽的解释,没有深入浅出的专业语言转化成大众语言,可能会引起民众误解。

2006年,全国范围内首次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由当时的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启动经费预算达10亿元。

这一调查结果一直不被众人知晓。2010年6月,环保部网站发布的一条《2009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综述》显示,“目前各地正在进行数据审核和分析。”综述最后称:“该项目完成后将掌握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现状、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为土壤环境管理奠定基础。”

在2011年公布的调查综述中称,完成了《土壤保护战略研究报告》,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调研,起草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文本草案及法律条款编制说明;提出了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建议,形成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

对比涉及土壤的这两部法的名称,之前的更注重“防治”,而目前的似乎偏重于“保护”。

上述学者表示,结合国外已有实践,预防成本相对治理成本低很多,有一个比方,污染之前土地的成本是1的话,那么污染之后,防止污染扩散以及防止污染造成后果的成本是10,而污染蔓延开来后治理完成则需要达到100。

激励保护严惩污染 “希望这个法能早点出台”,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但是这将是以国务院条例的形式出台还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形式出台,目前还尚不可知。”上述学者表示,国外一般都是以法律的形式出台。

我国在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环境、固体废物方面都有相应法案,但是在土壤污染方面却是一片空白,而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则极为严峻。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如果出台相关法案,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对污染企业就有了处罚的法律依据,可以有效杜绝企业肆无忌惮地造成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划分已有污染的责任主体,对治理已有污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果以法律的形式出现,那惩治的力度也将更大。”上述与会者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法律都很明确,不能让违法者在违法当中获利,绝不能“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他透露,与会者普遍认可加大处罚力度,罚则力度将比之前大很多。 “而如果在化肥、农药等使用上比较合理,那么国家可能会给予一些相应的激励机制。”上述与会者表示,也就是说,对土壤保护得好会有事前环节的激励,否则由土地使用权人进行治理是很难治理得起的。 “本着造成污染的,污染者负担的原则。”上述与会者告诉记者,如果期间土地易主,那将出现连带责任,因此在土地交接时要进行土地检测。如果事后出现土壤污染纠纷就以检测报告为基准,进行责任划分。

与会专家学者也考虑到,如果企业实在没有能力进行治理,那么将实行托底的方式。

一个是通过基金的方式,基金来源主要是高污染行业的缴税。上述与会者解释说,有能力治理污染的由企业自行解决治理费用,没有治理能力的则由所在行业出资治理,而治理费用就从这部分由政府掌控的基金中出。“这样就没有把治理的成本再摊到老百姓头上,实现行业内部解决”。“当然,只是针对高污染企业收取的税,这部分税可能是从已收取税费中刨除,也有可能是单独收取。如果不是单独针对高污染企业收取税收,所有企业都收取,那又将由全民负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上述专家直言。

同时,业内人士指出,要随时监测污染随时治理,监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而不是收税后放任污染,这个情况已经为历年官方行为证实。国家立法对监管部门要有硬性要求。

还有一种可能是强制保险。上述与会者表示,类似汽车交强险的形式,对土地造成污染的企业,可能以买责任保险的形式,如果造成土壤污染了,企业不能承担,那么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