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通道变异银行风险加剧
监管政策下券商成借道工具,资本冲动随时发生,同时银行信贷
规模则实现了隐性增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莹
监管政策下券商成借道工具,资本冲动随时发生,同时银行信贷规模则实现了隐性增加———信托通道变异银行风险加剧
专家指出,如果信托和券商作为影子银行来理解的话,不难看出,风险的承担者最终会回归到银行。CNS供图
在银监会发布8号文规范“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实施一个月后,目前部分信托公司业务收窄,信托业务流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出现募资不足的现象。而部分银行则通过受益权信托,达到变相授信的目的。
“银行理财资金在直接购买信托受益权上监管趋严,信托资金渠道形势不容乐观。”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然而8号文有局限性,仅限于银行理财资金,对银行资金对接单一信托、代销信托产品有所限制,但对银行的同业资产或自营资金,并无严格监管。同业资产中配置更多信托受益权可以提高收益率;同时通过受益权信托,部分银行还可以达到变相授信的目的。信托借道券商定向资管,使之成为二手的信托受益权并最终计入同业资产,银行在二手信托受益权上能规避监管,也使得监管套利成为可能。”
信托业务向券商资管、
基金子公司流动
所谓8号文,是为控制表外融资风险,对银信业务加大监管力度,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对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进行总量限制及相关规范。
“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等,融资类银信合作业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会对公司既有业务模式形成冲击。其中,房地产信托业务、银信合作等成熟业务模式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
“这一点在房地产信托表现得比较明显,部分中小信托公司会通过拆分份额的方式分期募集资金,资金的募集可能会更加困难。”北京一位第三方销售机构人士对记者指出。
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纳入统计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167.19亿元,环比2月份发行规模减少10.16%,今年4月份截至“五一”节前的4月27日,纳入统计的产品规模共计158.22亿元,较3月份仍下降5.37%。
“信托业务多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流动。”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定向资管计划最低可达单一信托通道费的1/10,券商和信托相比的成本优势,是信托业务流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托受益权就这样
绕过信贷规模管制
由于监管部门并未限制银行理财资金借助通道间接投资信托受益权,也未对理财投资信托受益权做出入表要求,因此通过两种方式使监管套利成为可能。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家股份制银行买入返售资产中,信托受益权的占比从2011年末的5.28%飙升至2012年末的53.73%。”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较为普遍的操作方法是,企业将资产委托给信托公司设立财产权信托计划,然后再将该信托受益权转让给银行理财计划或银行自营资金。
一是银行理财计划投资信托受益权,并非直接发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不在转表范围之内;二是银行运用自有资金向过桥银行购买信托受益权(以投资同业资产的形式),自有资金并非2011年规范的银信合作理财资金,因此不受监管。
“信托受益权就这样绕过信贷规模管制。”业内人士说道。“中间加一道券商,会规避更多监管。”
“操作手法是,信托借道券商定向资管,使之成为二手的信托受益权,银行在购买二手信托受益权上能规避监管。”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说道。
“从资产收益率来看,与银行和信托合作,对券商资管盈利贡献并不高,”上海某证券公司内部人士表示,“这种合作对于券商资管而言,并不占据太多优势,因为项目方、资金方两头都没有完全掌握在手中,并不是发挥投融资作用的最好手段。”
借道券商通道
风险最终银行承担
“券商资管通道在这过程中无法承担风险,加之在签订合约时也是强调免责,加上相关业务风险计提资本比率的要求较低,所以券商收费和受益都很低,加之通道没有技术含量,风控比较松,这也是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原因。”业内人士指出。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券商资管规模也首次突破2万亿元。
“但我觉得券商真正应该做的是资本中介,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股票收益权互换等新型业务,这样才能有益地补充到融资,形成完整的服务方案。”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如果信托和券商作为影子银行来理解的话,不难看出,风险的承担者最终会回归到银行。”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很大程度上是商业银行为了规避监管,主动将手中的资源转出传统存贷业务所造就。同时,不得不看到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信托规模被压缩后,旧有业务存在资金后续使用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本身具有投机性质的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很有可能在面临重大利益驱使的时候与信托公司达成默契。
影子银行一边从事着风险更高的业务,一边又避开了正规银行监管所带来的成本,同时还享受着政府提供的隐性存款担保,自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配给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是,整体的风险却转嫁到了银行身上。影子银行一旦发生问题,将会是系统性危机,留下的窟窿必然需要银行来买单,并最终由政府背书。
“八号文影响其实还是有限的,监管层还没出针对同业资产和自营资金出台进一步的政策。”该人士指出。